坦尼沙羅尊者 – 佈施先行

幾年前,阿姜蘇瓦特在內觀禪定協會指導密集禪修,我爲他翻譯。兩三天過後,他轉過來對我說:“我注意到這些人坐禪時及其生硬。”放眼望過去,滿屋人坐著,無比嚴肅,板著臉,雙目緊閉,好似前額寫著“不涅盤勿寧死。”

他把這些人的生硬感,歸結爲多數西方人來到佛教禪修班時,對佛陀的其它教導無任何先行准備。他們沒有按照佛陀的佈施教導行過佈施。他們沒有按照佛陀的戒德教導守過戒。來到禪修班之前,並未在日常生活中檢驗過佛陀的教導,於是他們面對坐禪的困難,無必要的自信,覺得只能完全仰賴意志。

假若你觀察此地禪定、戒德、佈施的教法,它相對於亞洲的教法,次序完全相反。在這裏,人們報名參加一次禪修班,學一點禪定,只有人到禪修中心後,才得知自己必須在禪修期間遵守若干戒律。禪修結束時他們才得知,在回家之前,應該佈施。這個次序完全顛倒了。

在泰國,孩子們除了學會合什禮敬的姿勢之外,對佛教的初次接觸即爲佈施。你看見父母們手把手教他們,在一位比丘托鉢經過時,把孩子抱起來,幫著把一勺米飯放進比丘的僧鉢內。慢慢地,孩子們開始獨自佈施,這個過程的生硬度越來越小,過了一陣,他們開始從佈施中獲得喜樂。

這種喜樂初看起來也許違背常理。對一位孩童來說,藉把東西送人得到喜樂的概念並非自發而生。不過隨著修習,會發現它真是如此。畢竟,佈施時,你把自己置於富者的地位; 佈施之禮是你富足有餘的憑證。同時它賦予你以人的價值感: 你能夠幫助他人。佈施的動作也造就了心靈的開放感,因爲我們生活的世界由自己的行爲[業力]造作而生,佈施之業造作起一個開擴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舍離是運作的原則,在這個世界中,人們有富足有餘,可以分享。如此在內心引生出一股良好的感受。

接下來,孩子們接觸到持戒: 即戒德的修持。再一次,從孩童的視點看,不做某些想做之事——比如想拿走某物,想說謊掩飾尷尬或保護自己不受批評與懲罰——竟能得到喜樂,仍是違背常理的。不過日久之後的確發現,是的,從行爲遵守原則、從無須掩蓋謊言、從避免不善巧行爲、從對不良行爲的不屑造作之感中,的確能昇起一種喜樂感與安寧感。

於是,從佈施與持戒走到禪定時,你對世界上存在某種違背常理的喜樂形式已有了經驗。當你已接觸佛陀的教導並遵教修持時,你已體會了來自佈施的深度喜樂、來自約束自己在任何情形下遠離不善巧行爲的深度喜樂。等到來修習禪定時,你已經培養了某種自信,到目前爲止佛陀是正確的,因此你對他的禪定教導也願意一試。
正是有這股信心,使你得以克服禪定之初的雜念、痛感等諸多困難。同時,來自佈施的開放感,給了你修定的正確心態、修觀的正確心態——因爲當你坐下來念住呼吸時,是帶著何樣的心? 是你透過佈施與持戒之業一直在造作的那個心,一顆開放之心。它非是自感匱乏者的狹隘之心,而是有餘物分享者的擴展之心,這顆心對以往的行爲無遺憾,也不否認。簡言之,有此心者已意識到,真正的幸福並不視自己與他人的福利爲對立二分。

幸福的達成,必須或者只爲一己之私行事,或者爲他人而犧牲自己——這套概念與二分法——是十分西方化的,它與佛陀的教導背道而馳。根據佛陀的教導,真正的幸福在本質上,是可以相互傳播的。藉著爲你自己的真正福利而出力,你也是在他人的福利出力。藉著爲他人的福利出力,你也是在爲自己的福利出力。佈施他人的行爲使你有善報。在堅守戒律,堅守原則,保護他人不受你不善巧行爲傷害的過程中,你也從中獲益。你獲得念住、獲得人的價值感與自尊感。你也保護了自己。
因此,你來禪修時,已准備好以同樣的原理修習止與觀。你意識到,禪定並非是自私之事。你坐在這裏,試著了解你的貪、嗔、癡,試著控制它們——這意味著你並非是唯一的獲益者。他人也將獲益——他們正在獲益。隨著你越來越有念住,越來越有警覺,越來越善巧地祛除內心的五蓋,其他人也越來越少地受你那些五蓋的傷害。你的行爲中流出的貪、嗔、癡越少,周圍的人受苦越少。你的禪定是對他們的佈施。

舍離 [大方]這個素養,巴利文稱“caga”,是不少佛法系列教導中提到的要點。其一是趨向幸福重生的有關修持。這不僅適用於死後的重生,而且也適用於生存狀態,指你每時每刻爲自己造作、每時每刻進住的心態。你藉由自己的行動[業],造作起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藉著佈施——不僅以財物,而且以時間、精力、原宥、公平公正待人的願心——你造作出一個自己生活在其中的良好世界。假若你的習慣更傾向於吝嗇,它們就會造作一個十分局限的世界,因爲總不充足。你總覺得缺這少那,總怕某件東西會從你手中溜走或給奪走。因此,當你不願佈施時,就有一個狹隘、畏懼的世界,而非是你藉著佈施之業造作起來的自信、寬廣的世界。

舍離也是聖財之一,因爲財富除了一股充足有餘感之外,還有什麽? 不少物質上貧乏的人,心態上卻十分富有。不少物質上大富之人,[內心]卻十分貧乏。永感匱乏者,是那些總需要更多的安全感、總需要存積更多財物的人,是那些怕財物給搶去而在房屋四周造起圍牆、或者住進門控社區裏的人。那種生活十分貧乏、十分局限。不過,隨著你修習佈施,你意識到,自己可以少欲而活,佈施他人自有一種喜樂。那就是一股富有之感。你富足有餘。

同時,你也在消解屏障。金錢的交易制造屏障。某人交給你某件物事,你必須把金錢交付給他,當下就出現一個屏障。你不付錢,那件東西不會越過屏障來到你這邊。不過,假若某件東西免費給予,它就破解了屏障。你成爲贈者大家族的一員。在泰國,比丘們對他們的護持居士的稱呼,與對自家親戚的稱呼是一樣的。佈施護持,造就起一種親戚感。我曾經就住的寺院——這指既包括比丘也包括居士護持者們——好似一個大家庭。泰國的不少寺院也是如此。在其中有一股親戚感,不存在屏障。

我們聽過不少“相互連通性”[interconnectedness]的言談,很多情形之下,是作爲對十二因緣的演繹,實際上如此運用這個教說並不合適。緣起法教導的是從無明到苦、從渴求到苦的相關性。那是心智內部活動的相關性、是我們需要切斷的相關性,因爲它使苦連續不斷、周而復始,不過,還有另一種相關性,一種來自於我們的行爲的有動機的相關性,這就是業的相關性。我們西方人對業力教導常感困難,也許這是我們何以想要一種無業力的相關性。於是我們在佛陀的其它教導中爲相關性尋找某種邏輯或者根據,然而相關感的真正依據來自於業力。當你與另一個人交流時,就建立了某種相關性。

相關性據其動機,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隨著佈施,你造作起一種正面的相關性,一種有益的相關性,一種你爲之樂見的消除屏障的相關性,一種善德在其中可以往返流動的相關性。假若是不善巧之業,那麽你也在造作相關性,你在造作一個遲早後悔的裂口。法句經中有一句話,沒有傷口的手,可以拿起毒藥不受傷害。換句話說,你若不造惡業,該惡業之果就不會臨至你。不過,假若你手上有傷口,接著拿起毒藥,它會沿著傷口滲入害死你。不善巧之業正是那個傷口。它爲有毒物品的進入開啟了入口。

反之亦然。假若與善巧行爲有關,那麽就建立了好的關係。這類正面的關係以佈施爲開端,隨著戒德而成長。正如佛陀說,當你在任何情形下嚴守戒律,決不破例時,它就是對一切有情佈施安全感[施無畏]。你把無限的安全贈予每個有情,因此也得以分享那種無限的安全。隨著禪定的佈施,你護衛他人不受你的貪、嗔、癡之害。你也受到護衛。

因此,佈施的功能如下: 它使你的心更寬廣; 與周圍的構造起良好的關係; 它消解阻礙幸福傳播的屏障。

當你以這種心念修習禪定時,你對禪定的態度會有徹底的改變。如此衆多的人帶著這個問題來禪定:“我這次花時間習禪,能得到些什麽?”。特別在現代世界裏,時間是我們極其匱乏的。因此,從禪定中得到、得到、得到的問題,總在背景中出現。我們被告誡應該消除“得到”的念頭,然而,若非你早已修練,養成內心[施予的]的習慣,它是難以消除的。不過,假若你帶著佈施的體驗來禪定,問題就變成了“我拿什麽給予禪定?” 你給予你的全副專注、給予你的精進。你樂於精進,因爲你已經從經驗中了解到,對佛法修持投入良好的努力,將會有良好的果報。因此“我從這次禪修中得到什麽?”的內在匱乏感就被消除了。你帶著財富來禪定:“我拿什麽給予這個修持?”

當然,你會發現,假若以佈施作爲開端,結果會得到更多。心更能夠接受挑戰。“我多給些時間修習如何? 比過去入夜更遲如何? 早晨起更早如何? 對當下修行給予更持恒的專注如何? 忍痛坐禪更久一點如何?” 禪定於是成了一個施予的過程,你當然仍有果報。當你對自己的精力與時間的付出不那麽不情願時,對禪定的過程便加以越來越少的限制。如此,果報也會越來越少有不情願感、越來越多的無局限感。因此,我們培養佈施的聖財帶入禪定,是十分重要的。

經文中提到,當你對禪修氣餒、當禪修枯燥時,你應回想過去曾作的佈施。這給你一種自尊感與鼓勵感。當然,假若從未佈施,回想起來何其有之? 這就是爲什麽,你在有意識地修習佈施之後再修習禪定,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時常問:“如何把禪修帶回世界?”但是,把世間的良好素質帶入你的禪定之中也同樣重要——那些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素質、那些你不斷長養起來的素質。假如你的佈施之業只有那麽一次,還發生在很久以前,那麽回想一陣就顯得枯燥了。你需要新鮮的佈施來鼓勵自己。

這就是爲什麽,佛陀在談到福德的類型時,他說:“不要怕福德,因爲福德是喜樂的另一個詞彙。”三種主要福德中,佈施第一,它是舍離的體現。持戒的施予,建立在簡單的佈施行爲基礎上,而禪定的施予,則建立在兩者之上。

當然,禪定的一大部分是放下: 放下雜念、放下非善巧的想法。假若你已習慣於放下物質上的東西,那麽嘗試放下不善巧的心理習慣就容易得多了; 這是你那些長久以來緊抓不放,以之爲必須,但真的審視起來,發現並不需要的東西。你看見,它們實際上是致苦的不必要負擔。當你看見苦、看見它的無謂時,就能夠把它放下。以這種方式,佈施的動力把你一路推向禪修,你意識到,佈施並未使你因此少了什麽。它更類似於一項交換。你放下物質財物,得到心的大方素質。你放下雜染,得到自由。

(2003年3月某日開示,本文爲坦尼沙羅尊者開示集《禪定》中首篇)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