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鏈接
人在做,天在看」,那是老百姓常說的一句話,意思是:別以為你做的事神不知鬼不覺,天老爺看著吶.這話說了多少年了,天是誰?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老天爺都在看在眼裡,冥冥中自有因果在安排,時刻提醒自己,改變自己,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做善事的好人上天堂,做惡事的壞人下地獄。
對於早期「天」或「帝」是不是人格神,其實一直有爭論。比如《詩經》裡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履帝武敏歆」。前一句是說上天命玄鳥產卵,娀氏之女簡狄吞之而生契,後來就是殷商的始祖。後一句說的是薑嫄踩到天帝的腳印而感生後稷,後稷就是周的始祖。這是很多民族都有的感生神話。問題在於這裡提到的「天」和「帝」的面目都有點糢糊不清。天命玄鳥可以說明天是有意志的,但也僅此而已,不能證明他老人家整天盯著下面有沒有不公之事。至於踩到的腳印,有人說壓根就不是天帝,其實是野人留下的。
相比之下,基督教裡的上帝就非常明確,《舊約·創世記》第二章:耶和華神吩咐亞當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耶和華會說話,會憤怒,會將亞當、夏娃趕出天堂,這是妥妥的人格神。當然,天帝是不是人格神,並不能區分宗教信仰的高低,只要能代表最高意志就行。
簡單點總結,那就是說,所謂的「天在看」其實就是指天網恢恢,報應不爽。其中的天,是指自然界或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更接近非人格化的群體意志,就像《尚書》裡說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按照現代話語轉換,就是為人民服務。其中的「人民」就是非人格化的群體意志。
考證下來,天有三,有三重天。
一重天,道德之天。有話叫天地良心,還有說法叫天良。良心是天,甚麼是良心?良心就是良知,就是道德,由好知與好德組成。每個人做事,頭上頂著道德這片天,道德兩只眼盯著你看著你,對與不對,該做不該做,都有評判。道德之天對人是軟辦法,軟中有硬,兩手抓,一手贊揚,一手譴責。你符合道德,就是符合天意,就贊揚;你違反道德,就是違反天意,就譴責。
二重天,法律之天。日月經天,誰能經天?經天的是法律。法律又稱天平,能平天下,有法律才有天下太平。法律至高無上,沒有天外有天。人類社會走上法治,不是一個人一群人的恩施,是日月經天,必然如此。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必須依法而行。道德是軟的,法律是硬的,一軟一硬,治國之道,不可或缺。每個人不管做國家之事,還是做個人之事,都要依法而行。道德之天在頭上,法律之天在眼前,依法而行康莊大道,違法而行寸步難行。權大法大,一時可以權大,可以無法無天,但長不了不會久,法律終有一天會找到你。
三重天,百姓之天。百姓是天,百姓是地。天地百姓,早就連在一起。衣食父母,衣食如父母,提供衣食的是百姓,百姓也是父母。历史少不了帝王將相,唱主角的是人民群眾。天上布滿了星星,那星星就是百姓的眼睛。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是真理。為官為民,廟堂之上廟堂之外,為公為私,天上星星都看著。東窗事發,有百姓有眼睛就會事發。何謂把權力置於籠子之內,一置於法律之內,二置於百姓監督之內。心中有天,就是心中有法律有監督。
人要敬天畏天,有敬畏之心。
道德之天、法律之天、百姓之天就是實實在在。
得道德之天,你可以潤;
得法律之天,你可以安;
得百姓之天,你可以樂。
人在做,天在看”,實際上是在講主觀行為與客觀評價的問題。一方面,是在警告壞人,你不要橫行無忌,作惡多端,多行不義必自斃;另一方面,是在鼓勵好人,功不唐捐,你做的好事,大家都看在眼裡,佩服在心裡,遲早會得到群眾的承認。善惡有報是人類各民族各種群最基本的理念之一,也是自古以來規範人的道德、保證人類社會秩序的最基本法則,是屬於全人類共有的重要心法之一。時至今日,隨著科學的所謂發展,有的人不相信這些古老理念了。可還是有相當多的人認同善惡有報的法則。當然,善惡有報,那就意味著有一種機制,有一個標準,有對善惡的觀察記載和報償獎懲,有司掌其事的高級生命――神或者稱為天。
敬畏天地神明相信善惡有報,是人類古來有自的基本觀念和情感之一。正因為有了這種敬畏和相信,人們才會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剋制自己的慾望,規範自己的道德操守,從而使人類整體的心性層次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不至於過快的敗壞墮落。
過去的小說家喜歡說一句話「朗朗乾坤」或者「光天化日之下」如何如何,其實也有這種含義在內。如果一個人真的知道、相信「人在做 天在看」,那他做甚麼事以前一定會三思而後行,尤其在想去做一件壞事的時候,肯定要仔細掂量掂量的。這就叫心法,自己約束自己。當然,對於那些不相信而一味行惡的人,神有另外的辦法。
誠實守信不忘本
77歲的奶奶平時空閑時和邨上幾個老太湊在一起為人念佛,從早上6點多念到下午5點左右,每人能分得10塊錢。按照規矩,念佛那天得吃素,不能吃葷,也不能吃豬油、色拉油燒的菜。
奶奶念佛那天,總是蒸一碗鹹菜,我有時禁不住勸她:「奶奶,你吃點肉、雞蛋又沒人知道的。」奶奶聽了,很認真地打斷我:「不要胡說,念佛就得吃素,不能壞規矩。人在做天在看,我們老太婆嘴巴念得酸痛要命一天幾塊錢,但做人講個良心,人要一張臉,只吃素,不停口地念,香完全滅嘴巴才停,否則要遭報應,要信這個。」
奶奶是純樸地道的農民,不懂城裡的各種花樣,做事只憑良心,默默守著傳統,念佛對她來說算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絕不會為了賺錢往裡面摻假,壞了自己的名聲。現在一些黑心商販往活雞灌註礦石粉、往肉裡註水、在饅頭裡加色素,把做人的底線和做事的規則一次次拋開,完全喪失心中的「道德」,為了錢不顧他人健康,對比奶奶的「素心」,他們實在應該汗顏。最高尚的道德往往完好地保存在這些純樸沒有「經濟頭腦」的農民心中,難道我們不應當向他們致敬嗎?
評論
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無論以甚麼理由做了有違良心的事,終究都將受到良心的譴責。
我們不難看到社會在發展飛速,可在快速的種種發展中,卻慢慢丟掉了許多倫理道德。這不能不說是社會的悲哀!
古語曰,一諾千金。這是我們人類的傳統美德。
孔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話不無道理,有甚麼樣的心,就會有甚麼樣的思想,就會做出甚麼樣的事情。
一個人可以沒有富足的生活,卻不能沒有良心。不管做甚麼事情,必須拍拍自己的良心,問問自己有無愧疚。
要知道,舉頭三尺有神靈。眾人的眼睛正如神靈般在審視著你,無論你做了甚麼,都將在眾人的眼睛裡看到或清或濁,孰是孰非,自有公論!
以善傳善,以惡傳惡。善心常安,心安是福。以善傳善,以惡傳惡。善心常安,心安是福。三國諸葛亮文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把三國諸葛亮這句話置之座右,奉為處世箴言,必然會增益良多,長進良多!
呂近溪說得好:「圖大者,當謹於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認清他人的同時,更要認清自己。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正確選擇朋友,樂善好施,遠離無道義之人。尤其是要遠離那種口是心非、喪失人格、願與邪惡為伍、不懂得知恩感恩的人。
真誠是玻璃,謹慎是鑽石。因而做人要坦坦蕩蕩,做事要堂堂正正。所有崇高的美德才能由此發芽滋長。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很好的記錄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歡回首自己來時的路,審慎自己所經历的過往,取舍過濾後的人與事。
永遠切記:人在做,天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