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本來是佛,為何還要修行?

有朋友問: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本來就是圓滿的,所以修行也是多餘的,何必修行呢?

這種說法就把理和事混淆了。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時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理上眾生本來是佛,是無須修的,但事上我們仍煩惱不斷,還是要修。就像一塊金礦,如果不把外面的雜質磨礪去除,就無法見到閃亮的金子。所以我們修行先要破我執,把「我很好」、「我很對」,乃至所謂的「大我」、「神我」都破掉。放下我執,妄想成空,一念不生,方能見到清淨本心。

破除了我執之後,還需破掉法執。不要認為自己修得了甚麼果位,開悟了甚麼真理,證得了甚麼菩提,成為了甚麼菩薩。正如金剛經中佛問須菩提是否得了阿羅漢果?須菩提說,我不認為自己得了阿羅漢果。如果我認為證果了,就不是證果。

轉元音老人的一段開示,說得很透:我們學佛修道認識本性之後,就是具正見。見性之後,本來應是無修無得無證的,但是你習氣未了,見境還要動心,那就生死不了,還是要修。為何如此說?因為你成佛之後,佛也不可得,哪還有甚麼東西可得?所以是無得;既然無得,你證個甚麼東西呢?所以是無證;無得無證,你本來是佛,不是修成,所以是無修。然而你的習氣不了,還是要修。如何修呢?無修之修,即是時時觀照,不要用甚麼方法來修。所以,無修之修還是需要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