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相應法」在藏語裡稱為「喇枚•涅究」(lamai naljor),意思與喇嘛一字有關。「喇嘛」意思是「上人」,即沒有人能超越其上的人。這並非說上師必須居於你的屋頂之上,而是上師必須具備一般凡夫所欠缺的資格,具備這種資格的人就是喇嘛。但喇嘛一詞並非指上師的形相,而是指他的資格。喇嘛不必擁有某個國籍,或世俗視為崇高的地位,但內心必須具備崇高的品德。
上師相應法的意義
「上師」一詞指肩負起幫助一切眾生達致證悟的重任的人,也就是說,上師必須肩負眾弟子的重擔。上師如果有許多弟子的話,必定要肩負許多的擔子,如果沒有甚麼弟子的話,擔子也會少一點。我情願沒有弟子來給我負擔。
上師有責任照顧與關懷具有清淨的虔敬心的弟子,這是「上師」一詞的其中一個意思。這表示上師有如精神上的父母,弟子則是他的兒女。如果上師是男性,就是精神上的父親,如果上師是女性,就是精神上的母親。可是因為文化上的關系,在經典裡通常將上師視為父親。上師是精神上的父親還是母親,都沒關系,但他或她必須是靈性上的導師。不但如此,當中還得有一層比一般導師更深入的緣分。與上師的緣分有如跟父母的緣分。
至於「涅究」的意思,「涅」的意思是基本或基礎,「究」表示接受。 「喇枚•涅究」或「上師相應法」一詞,有種特別積極的性質,因為它的本意為「基本的途徑」或「基本的接觸」。當我們使用「基本」一詞時,指的是一切現象皆空的基本知識。大乘的基本知識是愛心,小乘的基本知識是戒律,而金剛乘的基本知識是覺性。
換句話說,你必須認識各乘的基本知識。學習空性或明光的本質、愛與覺性等知識,即是修持上師相應法。如果不去學習這些知識,就不是在修持上師相應法。即使你假裝在修持上師相應法,實際上卻不是。
許多人以為上師相應法不外乎一些儀式,就像向上師祈請之類。這些當然也是上師相應法的一部分,上師相應法卻不止這些。一切能令上師喜悅的行為都是上師相應法。如果你修持愛心,覺與戒律,還有一切利益他人的事業,上師會因此而歡喜,這一切都是上師相應法,並非只限於儀式和祈禱。
文/嘉旺竹巴法王《靈性革命》

 
				
		


















 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
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