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前曾出家,從助理到影帝
未圓明星夢前,原名吳志強的吳鎮宇是做辦公室助理,1985年他正式畢業於無線藝員訓練班,及後參演劇集《生命之旅》扮姦角成名,接演過《公司三文治》《卡拉屋企》《難兄難弟》等電視作品。1992年鎮宇離開無線外闖,先後拍過70部港產片,最深入民心是演古惑仔「靚坤」一角,更被譽為是一位全能演員。
吳鎮宇1961年12月21日出生,「其實我5歲的時候就皈依了,20幾歲時還出過家,做過7天和尚。」演員培訓班,他也是考了四次才考上的。在考演員的時候,導演問:學佛和做演員有甚麼關系?吳鎮宇說:學佛和做演員都是放下自己!
《槍火》裡阿來這個角色的出色演繹,更讓吳鎮宇拿到了金馬影帝的頭銜。吳鎮宇對待角色從來一絲不苟的態度,為他贏得了廣大影迷的尊敬,也讓他的電影生涯一步步腳踏實地地走向顛峰。
吳鎮宇的敬業,來自他對自己事業的使命感:「沒有使命感就活不了。我最尊敬的昂山素季女士還在緬甸堅持她的生活,那麼瘦弱的女士。許多年來我在心裡默默地祝福她。」因為放下自己,他拍過無數爛片,又因為敬業,他總能在爛片中有驚人表現。
片場打坐,看佛經修身養性
吳鎮宇在家中每天都會打坐,學習佛經,而此次曝光的《朝內81號》片場照片則印證了這一點。照片中,吳鎮宇以佛家特有的打坐盤腿姿勢坐在片場的休息椅上,專心閱讀一本名為《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的書,據了解,這是一部由南懷瑾先生批註的佛學典籍,講述修行、輪回等問題,是學佛之人必讀的經典之一。
巧合的是,此次吳鎮宇主演的《朝內81號》同時也涉及宿命輪回等話題,這與吳鎮宇所看的佛經內容不謀而合。吳鎮宇在片場打坐學佛是在拍戲過程中臨時提出的要求,導演葉偉民則表現得十分理解:「作為一部驚悚影片,片場的氛圍已經十分壓抑了,再加上鎮宇此次飾演的角色亦正亦邪,並且內心不斷地在隱忍,所有的『魔』都憋在心裡,無處排解。這些都會讓演員的內心產生很大的壓力,學佛是鎮宇排解壓力的一種方式。」
佛魔一體,既打架又打坐
如果評選香港影壇,最具個性的實力派藝人,許多人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把票投給吳鎮宇。獨特、鮮明、癡狂、老練、神經質、佛魔一體的雙面性,都是他的標志。
在重慶拍《雙食記》時,吳鎮宇先是在華岩寺與僧人合影,趁其他演員拍戲時自己去虔誠的燒香拜佛,繼而在拍戲閑暇時,逛起重慶書店,並購買多本關於佛教書籍。雖然香港是個非常信仰佛教的地方,包括劉德華也表示過對佛教的信仰,但一向言語無忌,豪言「做演員要囂張一點,歹毒一點」的吳鎮宇,潛心向佛的心意,卻一向鮮有人知。
多年來,吳鎮宇的火爆脾氣,似乎比他的信仰更為人所知,甚至有媒體質疑他有「躁狂癥」。曾經,他因愛妻心切當街打人,成為報章頭條。吳鎮宇夫婦曾在香港九龍城一面包店卷入一場混戰。當時吳駕車帶著妻兒和女傭,在福佬邨道一家面包店外停車,吳妻獨自下車入內買面包。吳妻進店選購面包時,一名陳姓女店員正在掃地,吳妻不滿揚起灰塵,與陳發生口角,此時一對年輕夫婦也在場買面包,該對夫婦見狀想出面調停,繼而又與吳妻發生爭執。當時,吳鎮宇聞聲下車,沖入店內,繼而在店內爆發沖突,情況混亂,男顧客報稱被人勒脖子及掌摑,其妻子報警。吳妻也稱受傷,與男顧客一起被送入醫院。而吳鎮宇最後涉嫌傷人被捕,被警方通宵扣查。
曾有媒體採訪吳鎮宇:你信佛,個性為何還這麼突出?吳鎮宇的理解是:「佛教有憤怒的本質啊……這個世界充滿了攻擊。你站在馬路邊,有人醉酒駕駛沖過來。要死怎麼都會死的,我就是不清楚有些人為甚麼會逆行,開車逆行,走路逆行。」一方面,吳鎮宇非常好溝通,甚至看到劇組工作人員都會主動的點頭微笑致意,只要對他尊重的人,都受到了他的禮遇,另一方面,對於偷拍他的人,吳鎮宇火氣就很大。
吳鎮宇說自己最不開心的就是:「觀眾面對你,『哇,你是吳鎮宇!』『我不是,不要再拍照了,不要再摸我,拍夠了沒?』發脾氣了。」某方面,吳鎮宇又顯得非常天真,甚至帶著孩子氣:「我最開心就是坐經濟艙,經濟艙人少,我可以占兩個人的位子打坐。一下飛機,相機、行動電話『啪啪啪』。」
很多人都忽略了吳鎮宇導演的身份,他導演過《9418》、《自從他來》和《白瑪的眼淚》。最後一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尼姑充滿魔幻色彩的故事。「偶然看到劇本覺得挺有趣的,因為大家印象中的尼姑好像一塊石頭,不為情所動。但這個尼姑卻經历了人世間所有的眼淚,很有意思,像《愛麗絲夢游仙境》。」
渴望寧靜與真實,放言「50歲後出家」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寧靜:「在家裡你早一點起牀打坐,兒子又起牀了,你想過去抱抱他,心又跑來跑去。我打算年底到寺廟裡坐禪一個月,這樣才能真正享受寧靜生活。行動電話也要關了。有時間我會去拜佛。但拜的時候也不安靜,旁邊人指指點點,『那不是吳鎮宇嘛?』喇嘛也說,『一起拍張照吧。』」
「你理解這世界嗎?喇嘛也看電影。現在很期待那一個月的坐禪。一個月不用跟人交談,不用拍照簽名,沒有投訴。在那兒參禪的方法聽說是每天被人家胡亂打幾板子,有人說會達到醍醐灌頂的狀態,還說會升起來。我很多奇奇怪怪的朋友是在深圳認識的。大家以為在深圳會認識女人,結果我卻認識了書畫家、普洱茶莊老板娘、打坐的人、古琴教師。」
主持人何東曾經問他:「你有宗教信仰嗎?」吳鎮宇回答:「有啊。我信佛,我學佛。」何東又問:「慈悲這兩個字哪個份量重,在你的感覺之中?」吳鎮宇說:「我覺得不能分開吧,因為你慈不是從悲來,從哪裡來呢?如果你有慈愛,沒有悲心的時候,不會導致你有行動啊。很慈祥的人,他不是慈祥的坐著,悲就是一個動力啊。悲就是要去幹點甚麼,我們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因為他永遠都是想哭,我走了之後就沒有人幫人類,這個就是行動。」
因為是個演員,吳鎮宇承認多年來自己不得不戴著面具生活,雖然內心一直渴望做完全真實的自己:「連面對你的人都需要你戴上面具,他也不想看得太清楚。……我去青海湖一個叫海心山的島,島上住的全是漁夫,他們甩面片甩得亂七八糟,小尼姑笑得眼淚都快噴出來了,在城市裡她這麼笑,大家會覺得有問題。我覺得那個時候大家都沒戴面具,就是能放下自己的一剎那。面對大自然的時候,戴面具是沒必要的。」
「我沒時間活得太清醒。只有每天打坐、喝普洱茶的時候很清醒,但那個清醒是很空的狀態。一回到社會就有太多的事、太多的噪音了。每個人都要跟你講話,每個人都很緊張,自己心裡的噪音也出來了。最近做每件重要的事都是不清不醒的狀態,很難受。宣傳時要戴著面具去,回家再卸妝睡覺。第二天起牀後重複昨天做過的事——沒體力到缺氧……每個人面具都特別多,看不見一張真的臉,我就會想,為甚麼要這樣委屈自己?」
吳鎮宇曾不只一次公開表示過,考慮在50歲後出家做和尚。他說,以前曾試過出家7天。但因事業繁忙,覺得實在沒有時間去學佛,所以,他相信在50歲以後,已經成家立室,沒有牽掛,可以出家一、兩年,專心學佛。「不過絕對不會一生出家做和尚,因為學到這麼多知識,絕對要回饋社會」。當時,吳鎮宇說:相信將來的太太都是佛教徒,會明白他的誠意。
妻子也信佛,教育兒子不忌諱打罵
吳鎮宇的妻子王麗萍的確是佛教徒,新加坡人。1998年吳鎮宇與王麗萍在香港一間迪斯科認識,兩人一見鐘情。在男方的猛烈追求下,這段異國情緣迅速發展。熱戀4年後,吳鎮宇終於求婚成功。2001年夏威夷舉辦浪漫海邊婚禮;2002年底在泰國舉辦婚禮。2009年兩人誕下兒子Feynman。
吳鎮宇的雙面性也體現在他對兒子的教育中。《爸爸去哪兒2》中,吳鎮宇「恩威並重」的獨特港式教育引起很多觀眾共鳴。香港地少人多,生活壓力大,節奏快,因此大部分香港人對於孩子也註重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在節目中,吳鎮宇對其他孩子和風細雨,唯獨對自己的兒子Feynman教育嚴厲。
吳鎮宇反對現代家長的教育方式,他說:「我不明白為甚麼一定要同孩子接觸,白天晚上都見面。在家規定下樓梯要有人陪,他不聽,我就將他推一推,他跌倒大喊,這樣他就知道原來跌倒會痛,以後就不再犯錯!」香港傳統學生出名功課多、考試壓力大,但吳鎮宇卻嫌不夠,要兒子多受點苦,要他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下學習。
知情人士透露:「這代受過香港填鴨式教育的家長,如果有錢,寧願送子女讀國際學校,鎮宇想法相反,他說小孩一定要管的,做錯就要打要罵,所以打算送兒子去新加坡讀書,還專選公立學校,喜歡學校校風夠嚴,雖然飛來飛去很煩,但鎮宇覺得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