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以「1斤地瓜葉子能頂10斤人參,可惜知道的人太少!」為標題的帖子在朋友圈熱傳。該帖子稱,地瓜葉子含有比一般蔬菜高5~10倍的抗氧化物有很多強大食用功效,包括提高免疫力、排毒、預防貧血、預防高血壓、改善便祕、抗癌等。
地瓜葉,不就是「土裡土氣」的番薯葉,怎麼突然就能與「高大上」的人參媲美?到底是微信誇大了地瓜葉的食用價值,還是以往我們都看輕了它?記者採訪了華南農業大學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營養學教授、國際註冊營養師龍日榮。
「土氣」番薯葉已登大雅之堂
「番薯葉比得過人參?我不相信,它跟其他蔬菜差不多吧,就是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對於微信說法,廣東客家人姚阿姨不以為然,不過她對番薯葉素有好感。
「但是,我們家的人都愛吃番薯葉。」姚阿姨表示,番薯葉一定要足夠鮮嫩才好吃,「我習慣放蒜瓣一起炒,吃起來滑口清香甘甜。」她也試過廣州人的做法,放豆鼓鯪魚炒番薯葉,則是香氣四溢,別有風味。
龍日榮介紹,地瓜秧蔓頂端的10-15厘米及嫩葉、葉柄合稱莖尖,這是地瓜莖葉中食味更好的部分。番薯葉過去多棄置不用,後來因其誘人的保健功能而日益受到青睞,香港人譽稱其為「蔬菜皇後」,日本人則推崇其為令人長壽的新型蔬菜。如今,用番薯葉制作的菜餚頻頻登上了大雅之堂——進了酒店、星級餐館的餐桌。
番薯葉的確含有豐富的營養
龍日榮指出,番薯葉子的確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C、E、胡蘿卜素,及鈣、磷、鉀、纖維等物質。但要是說「1斤地瓜葉子能頂10斤人參」,這種說法未免太誇張。不過,吃番薯葉有很大好處,可以經常食用。
他告訴記者,在紅薯中具有最高保健價值的是含有大量黏液蛋白,而番薯的葉子同樣含有這一物質。黏液蛋白是一種由膠原和黏液多糖類物質組成的多糖和蛋白質混合物,它可以保護呼吸道、消化道和關節腔裡關節膜和漿膜腔的潤滑。它能促進膽固醇排洩,減少脂肪類物質在動脈管壁上的沉積,保持動脈血管 的彈性,減少高血壓發生,防止肝腎中結締組織萎縮,預防膠原質缺乏癥的發生。鉀是保護心肌的重要元素。番薯葉的鉀含量較高,可以減輕因過分攝取鹽分而帶來的弊端。所以番薯葉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抗癌吃番薯葉不如吃番薯
微信提到番薯葉有抗癌作用,是否可信?他說,番薯是有抗癌作用,其葉子當然也會有同樣的物質成分,只是含量多少不同。他認為,作為防癌保健,吃番薯葉不如吃番薯好。日本國立癌癥預防研究所曾對26萬人的飲食生活與癌的關 系統計調查,結果顯示,從高到低排出20種對腫瘤有顯著抑制效 果的蔬菜,排名第一的就是熟番薯,第二是生番薯。而且,紅薯含有大量纖維素,有利於防治便祕和結腸癌。
同時他強調,市民不要過於迷信食療的作用,科學的飲食講究營養均衡,並不是單吃某種食物就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中國營養學會編制的居民膳食營養寶塔就介紹了每天應該進食的食物種類和基本定量。膳食寶塔推薦的飲食搭配是:每天吃八兩主食,六兩水果,一斤蔬菜,三兩肉(二兩魚蝦肉、一兩禽畜肉),一兩的豆制品(豆腐吃一塊足矣),兩杯奶制品,一個雞蛋,半兩油,六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