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進的智慧

意動則心動,念由心生,心念平和才能智慧過人。越是霸氣十足,越是堅定從容,越應該不為外物所擾。心中時刻記著自己的目標,才是最精進的智慧,才能事業有成。

弘一法師一直教化世人要心念平和,不張揚,不外顯,即:發心學道,如道業有成。只可自己知道,不必向人家說,說了他未必信,反而生毀謗。

「端坐正思惟」這句話不能看獃,六祖大師在《壇經》中講「坐禪」並不是打坐,坐是不動,心不動叫坐,對五欲六塵不動心謂之坐。禪是不著相,外不著相日禪,內不動心日坐。

石屋禪師在外雲游說法時,碰到了一位青年男子,暢談之下,不知不覺天色已晚,兩人一同投宿到一家旅店。

半夜,禪師聽見有人在他的屋子裡躡手躡腳地走動,於是問:「天亮了嗎?」

14249553921146

一個青年答道:「還沒有!」

禪師再次開口問道:「你到底是誰?」

對方回答:「小偷。」

石屋禪師道:「喔!你原來是一個小偷,這是第幾次了?」

對方回答:「數不清了。」

石屋禪師問道:「每偷一次,你會快樂多久?」

「那要看偷到的東西的價值了!」對方回答。

石屋禪師又問道:「那你的快樂能夠持續多久呢?」

對方回道:「幾天而已,過後仍舊是不快樂。」

石屋禪師說:「哦,原來只是一個鼠賊,為甚麼不做一次大的呢?」

對方問:「原來我們是同道中人,你一共做了多少次啊?」

石屋禪師回道:「只有一次而已,但讓我終生受用啊!」

對方急忙問:「在哪裡偷的,能告訴我嗎?」

禪師突然抓住這個青年的胸口問道:「這個你懂嗎?這個是無窮無盡的寶藏,如果你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他,畢生受用不盡。」

一語驚醒夢中人,青年從此改邪歸正並且拜石屋禪師為師,後來成為了有名的禪者。

很多人就像是故事裡的青年一樣,自心本貯藏著無窮無盡的寶藏而不知道,常因圖一時之快,心念一起便誤入歧途。妄失本性的人又怎麼能夠得到永遠的快樂呢?又怎麼能有真正的收獲呢?

大師教化:真正修行的人最要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是否與佛的教誨相應。少批評人,少說是非長短。身口意三業,口業最易犯,往往障礙了自己與大眾的修學。少發議論,心中自然清淨慈悲。「無知」即古人所講的大智若愚,心中有真實的智慧,在修持方面,永遠精進不退,懈怠墮落都能離開。

jpg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