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那我們要如何把涅槃觀照出來?我們要用甚麼方式去矯正自己的心,使它慢慢地改善?
答:所以現在我們應該來討論一下「道」方面,否則有苦、集、滅,而沒有「道」的話,我們還是很難得到正見;有「道」而不去行,也沒有正見。剛才他問,我們要如何去保持這個涅槃的境界?就是要善用我們的正念,正定,正精進,精進地維持我們的正念,做甚麼都要有正念,不是只在靜坐的時候有正念,要在工作,在說話,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要盡量精進地維持正念,這樣一直保持著,我們的心就能定,這種定就是正定,不是邪定,也不是沒有智慧的定,而是有智慧的定,因為你的正念念在你的身、心、受、法上。就是保持這個覺念,眼睛看知道,耳朵聽知道,念頭起知道,全部知道得一清二楚;假如沒有一清二楚,也半清半楚啦(眾笑)!一半一半,再把它增長起來。
所以一直保持這個「念」(巴利文Sati),它的方法就是慢慢訓練。不是說只從靜坐方面訓練,它的訓練是沒有限制的,要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上訓練。而且在這訓練當中最重要的還是看著「念中的念」,也是看著心。現在眼睛看到東西,一個念頭起了,看著這個念頭起了,盡量的觀察,為甚麼會起這個念頭?當你一問到為甚麼要生起,它很快就消失了。我們看到了,而一直被轉,是因為我們沒有問它,問個究竟,所以它一直有藉口來跟你說話;當你有智慧來問它,它就沒有藉口,它就死了,這個念頭就沒得說了,就已經消失了。所以就要一直訓練這個正念,這個念很重要。在華文,我們可以說是「明覺的心念」,或者「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念」。要保持住這個念,我們用各種的方法都可以。
我們在泰國,都是曾經這樣教過。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動作放慢一些,然後靜坐也好,在經行也好。經行的時候,起初的時候,就把你的心收回來,然後就對自己:「身體站著,身體站著,身體站著。」但清清楚楚知道是身體站,不是「我」。站過後,你就說:「要走了,要走了,要走了。」三遍之後,就對自己說:「腳上,知道向上。腳前,知道向前。腳踏,知道踏。」又:「左腳上,知道上。左腳前,知道前。左腳踏,知道踏。」比如說,我們走一段路,大概兩碼,那要到最後的這個地方,我們就自己跟自己說:「要停了,要停了。停了,停了。停。身體站,身體站,身體站。」就這樣。然後你可以觀想,從頭看到腳:「這個不是我,是一個身體;不是我,是一個身體;不是我,是一個身體。」
然後如果有一個念頭,想去沖涼,還是要去打電話,這個念頭起來,你就把這個念頭提起來,比如說:「要去打電話。」你要是提起兩三次,那念頭就消失了,因為你知道為甚麼要去打電話。
假如我們沒有這樣訓練的話,我們想要做,我們就去做,想要打電話就去打,想要做甚麼就去做甚麼,我們的心就會散亂。假如我們現在一直在訓練,有一個念頭想去打電話,我們就對自己說:「不要去打電話,不要去要打電話!」如果我們提起兩次,那我們就會覺得現在不應該,念頭就消失了。要這樣子,用一段時間來訓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