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用青蒿素對抗瘧疾、拯救世界時,我們可以做些甚麼?來看看一個7歲小女孩的傳奇,她沒有發現青蒿素,甚至連幼兒園都沒讀完,卻成功地拉攏了貝克漢、比爾蓋茲、柯林頓等人,聯手拯救世界。
一個7歲的小女孩,甚至連幼兒園都沒讀完,卻成功地拉攏了貝克漢姆、比爾蓋茨、史蒂芬·庫里、克林頓等人,聯手拯救世界。她的名字叫Katherine Commale。
這一天是2006年4月6日
凱瑟琳(Katherine Commale)看到美國公共電視播的非洲紀錄片,片中說非洲平均每三十秒,就有一個小孩因爲瘧疾而死亡。才五歲大的她,踡縮在沙發扳著手指數數,一、二、三…… 三十,當她數到三十,一臉驚恐說:「媽媽,一個非洲小孩死掉了,我們一定要做點甚麼!」
媽媽上網查資料,告訴凱瑟琳:「瘧疾很可怕,小孩得到瘧疾很容易沒命。」
「那小孩爲甚麼會得瘧疾?」
「瘧疾是靠蚊子傳染的,非洲蚊子太多。」
「那怎麽辦?」
「現在有一種泡過殺蟲劑的蚊帳,有它就可以保護人不被蚊子咬。」
「那他們爲甚麼不用蚊帳?」
「因爲這種蚊帳對他們來說,太貴了,他們買不起。」
「不行,我們必須要做點甚麼!」
過了幾天後,媽媽接到幼稚園老師的電話,老師說凱瑟琳沒有交點心費。
媽媽問她錢呢?凱瑟琳說:「媽媽,如果我在學校不吃點心,平常不吃零食,也不再買芭比娃娃,這樣夠不夠買一頂蚊帳呢?」
媽媽帶她去超市,花了十塊美金,買了一頂大蚊帳,可以給四個小孩用。然後打電話問在非洲做慈善的組織,看看如何把蚊帳送過去。
巧的是,給她找到一個「只要蚊帳」Nothing But Nets 的組織,他們專門送蚊帳去給非洲的孩子。凱瑟琳親手把蚊帳寄過去,一個禮拜後,她收到「只要蚊帳」協會的感謝信,信里說她是年紀最小的捐贈人,還告訴她如果捐十頂蚊帳,可以獲得獎狀。
凱瑟琳要求媽媽和她去跳蚤市場擺攤,把她的舊書、舊玩具、舊衣服拿來賣,賣了錢好捐蚊帳。可是賣了一天,生意不好。凱瑟琳想:「我捐錢買蚊帳,『只要蚊帳』協會就給我獎狀。那別人買我的東西,給我錢,他們也應該得到獎狀才對啊!」
於是,她開始自己做獎狀,媽媽幫她買材料、爸爸幫她整理工作間,弟弟幫她畫愛心。每張獎狀都有凱瑟琳親筆寫的「以你的名義,我們買下一頂蚊帳,送到非洲」,當然還有她的親筆簽名認證。
只要你捐十元美金,買一頂蚊帳,就可以得到一張獎狀。鄰居看到她的獎狀,覺得又天真又感動,獎狀很快就賣掉十張。凱瑟琳把錢寄出,收到「只要蚊帳」協會寄來爲她特制的「榮譽證書」,他們封她爲「蚊帳大使」。
協會的人還告訴凱瑟琳,她捐的蚊帳是送到一個在加納叫「斯蒂卡」的邨子,那里有五百五十戶人家。天啊,只有十頂蚊帳,怎麽夠用?
凱瑟琳的鄰居不只跟她買蚊帳,他們的小孩也都加入,幫凱瑟琳做獎狀,成爲一支「凱瑟琳的隊員」。社區的牧師也請她去教堂演講,她只講了短短三分鐘,就收到800元美金的捐款。這下她士氣大振,開始跑到別的教堂去演講,當她滿六歲時,已經募了6316美元。
「只要蚊帳」協會把凱瑟琳的事情貼在網路上,引起許多人回嚮。有一天,凱瑟琳看見電視上播出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姆,替「只要蚊帳」協會做的公益廣告。她立刻寫一封信給貝克漢姆,感謝他,當然也發給他一張獎狀。貝克漢把獎狀貼上個人網站,事情就像雪球一樣傳開。
小貝30秒的公益廣告,精彩、幽默,卻觸動人心
2007年6月8日,凱瑟琳收到一封來自斯蒂卡邨的信,邨里的孩子寫:「謝謝你給我們的蚊帳,我們看了你的照片,大家都感覺很美!」
凱瑟琳受此鼓勵,非常開心,激起她更大的動力,她和隊員動手做了一百張獎狀,給富比士雜志的富豪排行榜上的大亨,每個人寄一張。其中一張寫著:
「親愛的比爾蓋茲先生,沒有蚊帳,非洲的小孩會因爲瘧疾而死掉。他們需要錢,可是聽說錢都在你那里……」
2007年11月5日,比爾蓋茲基金會宣布:捐三百萬美金給「只要蚊帳」協會。比爾蓋茲說他收到一張獎狀,而且收到一封信,信上說爲非洲小孩買蚊帳的錢都在他那里,看來他不把錢拿出來,是不行的。
2008年,比爾蓋茲基金會出錢拍一部《孩子救孩子》的公益紀錄片,凱瑟琳因此踏上非洲大地。
她看到當地的孩子用筆在蚊帳上寫著「凱瑟琳」,他們都把這個救命的蚊帳叫做「凱瑟琳蚊帳」。這個愛心蚊帳,會好好守護他們的每一晚。斯蒂卡邨現在叫「凱瑟琳蚊帳邨」!
眼看著民眾如此積極有愛,美國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坐不住了。2008年9月,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邀請凱瑟琳以及各方大佬,聯手爲非洲兒童提供蚊帳,其中就有NBA前主席David Stern。
有了各路大腕兒的影嚮力,僅七歲的凱瑟琳,已經救了超過百萬個非洲小孩的生命。
如今,14歲的凱瑟琳已是美國小名人,在她的努力下,免於瘧疾之害的人難以計數。還有甚麼,比心中裝滿愛的女孩子更美麗和偉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