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端午節張法官來,很客氣送節禮來。這人很講古禮,他一進門看他提一大堆東西,就曉得是送節禮。我說你那麽客氣,他很講禮就坐一下。我說:「你今天放假?」他說:「是啊!」「在家里幹甚麼?」「一大堆公文看不完,抱回家里看。」我說:「對啊!俗語說人不要做官,一做官就有『案牘之勞形』。」我怕他不懂就寫給他,他一看懂了,我說:「此文出處在哪里?我想你不知道。很短一篇文章,我們從小背的,背了一輩子有用處的,叫做《陋室銘》,唐朝的文人劉禹錫作的。」
【《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劉禹錫)】
我特別印出來給張法官看。你們看這幾句話都很容易背,你以爲是古文,其實都是白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香港這一小塊土地,有個黃大仙,一定出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說我這個房間是最糟糕的,你們到終南山看到那茅蓬一樣,很醜陋的一個房間,嘿!不醜陋啊!因爲我有道德、有學問,住在里頭,我的房間香得不得了。「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兩句是詩,平仄音韻都對。你看我房間前面青苔一層一層綠色多漂亮,自然風景,我雜草都沒有割,窗子一打開,樹、草啊多自然的美啊!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你看我房間那麽小,來的都是大學問家,沒有一個是沒水準的人,都是學養很高的。「白丁」是沒有水平的,開口就是粗話。他說從來沒有白丁來過。「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可以在里面彈彈琴,念念金剛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卡拉OK這一套,吵死了,不要把公事抱回家,天天看公文,這案牘勞形,把身體累壞了,所以我講張法官原來你在家里有「案牘之勞形」,生命就那麽可憐消耗了。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諸葛亮還沒有出山以前,隱在南陽草廬里頭,漢朝的楊雄名字叫子雲,四川人,子雲亭是他的亭子。他說與諸葛亮的茅蓬及楊雄的讀書亭比,我這陋室是第三個,諸葛亮、楊雄以外就是我劉禹錫的房間。「孔子曰:『何陋之有?』『」孔子說哪里醜陋啊?好得很,天下第一啊。
好文章,千古留名,劉禹錫的《陋室銘》總共只有十八句。小時候背好,將來用得上。譬如招待外賓參觀你的辦公室,我這里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啊!把自己捧得高高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所以張法官聽了直點頭說:「是是,是『案牘之勞形』啊!」可是現在人退休了,反而是不安,因爲沒有這修養。但古人則有這些修養,「無案牘之勞形」,不曉得多舒服。
現在很多人退休沒事幹,反而得老人癡獃癥。因爲他們不讀書,你知道嗎?將來你們在房間鋪個鋪位,放張席子,丟個破行李在旁邊,然後躺在枕頭上,吟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草席一拎,破枕一個,有書三卷,面包半個,何陋之有?」(眾笑)自己躺在那爛牀上就念起來了嘛!一點都不醜陋,我窮個甚麼?富有得很。《陋室銘》是劉禹錫很窮的時候寫的,他心里覺得富有得要命,然後吹牛「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還看不起別人,你們這些算老幾,官大、名氣大、有錢,他不看,不管甚麼有錢人來,看都不看,這些是白丁嘛!雖然有錢買個學校名譽博士,他看不上的,所以說「何陋之有」。而且他不止自己吹,還把孔子請出來吹,孔子講的話「何陋之有」。
魯迅、巴金、胡適之等都是從小讀古書出來的,所以他們變成一代名人。你們上當了,一來就學巴金、老舍。你們要是從古文入手,你們也會成爲大文豪。
《南懷瑾談兒童經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