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索達吉堪布常在不同場合,爲大眾傳講佛法,並抽出一些時間讓大家隨機提問,當場回答。針對現代人的內心困惑,本書特摘錄了一些常見問題,以饗讀者。

報應

問: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人做了很多好事,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善報;有些人做了很多壞事,卻沒有受到惡報。於是許多人就認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一種心理安慰、精神鴉片。因果報應真的不存在嗎?

堪布答:因果報應肯定存在,對此我深信不疑。

但爲甚麼行善得不到好報,造惡得不到惡報呢?因爲不管是甚麼樣的業,並不是造了馬上就會成熟。就像一個貧窮的農民,他以前沒有種莊稼,所以如今特別貧窮;但現在他勤勤懇懇地種地,以後盡管不會再窮了,可還沒有到秋天收割之前,他的生活仍然改變不了,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他種莊稼沒用。

佛教里也專門講了,我們所造的業要成熟,需要一定的時間。有些業力會現世現報;有些業力在下一輩子才感受;有些業力要再過好幾世才現前。所以因果並不是那麽簡單,它是非常複雜的一個概念,必須通過系統的學習才能了達。

當然,你產生這樣的懷疑也很合理。但就如同你現在上學,就算現在很愛學習,也不一定馬上會出現它的果,它有一個時間在里面。

問:好多人總是在生命的盡頭,回顧人生,才明白自己的遺憾。那我們今世的人生,主要任務是甚麼呢?怎樣才能擁有真正的人生意義?

堪布答:確實,不僅僅是普通人,包括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也會在臨死時,才發現一輩子做了很多錯事。在生命的長河中有些人能及時反省這種錯誤,而有些人從來也沒有這種機會。但不論是哪一種人,如果你真想對自己負責,就應該學會善待生命。

善待生命有幾種方式:上等的,是用自己的一生爲一切眾生造福;中等的,爲了自己而行善積德;下等的,不做損害其它眾生的事,畢竟所有的生命都同等珍貴。以這些方式,可以彌補往昔所造的很多罪業。當然,這些罪業,還可以通過佛教中的懺悔得以清淨。

問:人生是由誰決定的?爲甚麼有些人的人生是快樂的,有些卻是苦難、充滿困惑的?

堪布答:世間有些宗派認爲,人生的苦樂由上帝賜予,或者由大自在天決定。但按照佛都的說法,人生的主宰就是自己,並不別人來掌控的。否則,真有一個造物主的話,他讓誰快樂,誰就快樂;他要誰痛苦,誰就痛苦,這是很不公平的。因爲我沒有做任何壞事,他就平白讓我受苦;我沒有做甚麼好事,他卻讓我天天快樂,這樣的話,造物主可能會常常被大埋怨。

其實,我們的人生之所以快樂,是由於過去做了善事;之所以痛苦,是因爲往昔造了惡業——這個概念乍聽起來,恐怕有些年輕人不接受,但它對每個人來講至關重要。就好比你播下毒藥的種子,結出來的果只能是毒藥,絕不會是妙藥。同樣,一旦你造了惡業,未來只能成熟苦果,而不會招致快樂。因此,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所以,如果你想今生快樂、來世快樂、乃至生生世世都快樂,就盡量不要造殺生等諸多惡業。否則,只要造了惡業,它要麽會在你今生成熟,要麽會在來世成熟,遲早都要感受這種痛苦。這就是爲甚麼有些人的人生充滿快樂,有些人卻飽嘗痛苦,這一切苦樂其實都是自作自受。

藏傳佛教有位大德叫智悲光尊者,他對因果曾有一個很好的比喻:就如同大鵬在空中飛翔時,影子雖然暫時看不到,但只要它一落地,影子馬上就出現了;同樣,一個人造了業的話,這個業力便會一直跟著他,只要因緣成熟,痛苦或快樂即會當下現前。

這是非常深奧的因果道理,希望大家能經常思維。現在很多人沒有因果觀念,只要肚子填得飽,日子過得舒服,其他甚麼都不顧,這種社會現象特別可怕。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