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美彭措法王如意寶
古人雲:「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故而我們不要爲自己放逸的行爲文過飾非;也不要以前世造過如山的罪業作爲不能證悟之借口;更不可妄說甚麼今生不具備證悟的條件,留待來世再努力參學吧。我們每個真正的修行人都應當發願:即生一定要證悟大圓滿!
目前還流行著這樣一種觀點,即認爲大圓滿的不共根器在修證達到一定境界之後,就可以放棄一切勤作行爲。就究竟密意而言,此乃針對大圓滿的不共所化,亦即一生成就者而宣說的無修之修法。至於其他的一般密宗行人,顯而易見,則並非各個都屬於頓悟根器,這些人就必須依賴精進地行持善法以獲證悟。
同時,世間上居然還存在著這樣的傳言,說甚麼聽受大圓滿竅訣之後禁止讀書、誦經,不可以聞思佛法……對此,若是上根利器者,不妨如是行持,但也絕非如傳言所謂甚麼「禁止」修持之類。只不過對他們而言,一悟頓休而已。如果其他人也盲目效仿,則必墮深淵,因他們根本不具備頓悟的能力。如果也耽於斷空見,則出離生死定當無期。佛經中也一再指出,依貪嗔癡所生之業即爲惡業,不依貪嗔癡所生之業即爲善業,只有證悟空性才是斷除三惡業的根本智慧。許多傳承上師花費畢生精力勸誡眾人,在精進修持無上大圓滿的同時,還要行持善法,比如麥彭仁波切在《二規教言論》中就對此多有述及。所以,當我們想真正契入菩提正道,就應當時刻觀察自相續。在沒有得到究竟證悟之前,一定要謹慎取舍善惡,做到黑業、白業了了分明。
一般來講,大圓滿行人可借行持善法獲得暫時的人天福報,及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最終斷除輪回、究竟涅槃。若不行持善,這一切就無異於鏡花水月,所欲之事業永不可能成辦。本來,爲獲得一切暫時的安樂,修行者一定要勤行善法;若欲獲證涅槃則必須依賴無有勤作的殊勝法門。故而我們應當雙管齊下,在勤行善的同時修持無勤大圓滿,如此一來,不僅解脫的把握較大,也較爲安全。因爲大圓滿雖屬無勤、無漏之法,但修行人若不具備相當境界的話,貿然斷除一切善行後的處境將會十分危險。因而對於大圓滿的七大希有句,十二金剛大笑之密意,我們每個人都應時常揣摩,細心領會,以便窺得其中堂奧。
還有一些人又墮入另外一個極端:在學法因緣具足的時候,卻又以磕頭、繞塔等勤作的方式去求得證悟。這樣做肯定會有無邊功德,但證悟大圓滿主要依賴的是行者對上師的無比信心,以及內在的精進,而不是單純依靠行爲方面的勤作。所以,這種做法仍然帶有對法相的濃厚執著,我們每一個人也應時刻警惕。
如今,我們已有幸值遇了一切諸法的頂乘——無上大圓滿,這是大家多生累劫所積功德的顯現,對此,每個人都應生起無上的歡喜心。無垢光尊者也忠告過後人,不要發願將來修學,而應立即著手修證,爭取一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