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缺法本,缺少的是智慧;我們不缺學習,缺少的是實修;我們不缺打坐,缺少的是覺知;我們不缺道友,缺少的是團結;我們不缺佛法,缺少的是運用;我們不缺加持,缺少的是信心;我們不缺上師,缺少的是依止。
修行人的煩惱是由於忽略了修法次第和不會運用佛法精華;不修行人的煩惱是由於他們不了解甚麼叫煩惱,所以永遠被煩惱所控制。
作為一個修行人,遇到困難和違緣的時候,應該不管這個示現好不好,就象風一樣不理它們。但是我們是不是真正有這個能力呢?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他越修法越有智慧、越有勁頭、越有把握,他遇到任何困難、問題和麻煩的時候,他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不需要依靠任何外面的東西,因為他有智慧的能力,可以解決自己一切的問題。
修行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想法,並不是說:我要一個人坐在屋裡或山洞裡,我要吃得少穿得少。吃少穿少跟你的煩惱有甚麼關系啊?山上的這些鳥啊、動物啊,它們也沒有穿衣服啊,它們穿的是自己的皮,吃的是草,但是也沒有成佛啊,所以吃少穿少並不是重要的。
修行人在世間生活上簡單些當然是非常好的行為,但是如果完全要靠它來成佛的話,那是成佛不了的。總有一天我們有可能會餓死,但是也成佛不了;總有一天我們有可能會凍死,可是也成佛不了,還是在流轉輪回痛苦。
那是甚麼原因呢?人有身口意三門,身體死了,心不會消失,所以你們修法要抓住重點,想想自己要從哪方面下功夫。無論是在漢地還是在藏地修法,修法的一些道理要理解,如果自己理解錯了,行為就會跟著錯,修法就會修偏。
尤其一個修大乘佛法的人,應該是越修法越開心、越歡喜、越清淨、越有智慧、越有能力。但是現在很多修行人看起來越來越孤獨,行為越來越狹窄,不管到了一個甚麼樣的新地方,甚麼事情都做不成,必須要回到自己喜歡的舊環境中才可以活,要他離開這個自己的舊環境那就象魚要離開水了一樣,快要死了一樣的感覺,這就是沒有調伏內心煩惱的原因。
我們修行人當然需要吃、需要穿,但不能貪得太多、不能追求,看你的緣份到哪裡來確定你的生活。要放下一切,如果我們放不下,總是回到以前的舊習氣中的話,那你的修法不會有任何進步。
我們要換一種心態來修法,不要用以前的舊習氣來修法。既然你已經知道了以前的心態修不出來,你就應該換一個方法試一試,這樣才可以知道自己的感受。























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