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來,我們都習慣於有條件的快樂。
在有條件的快樂中,我們投身其中奮鬥競爭著,然後擁有更多的物質財富,更好的車,更大的房子,更漂亮的衣服,更高的薪水。
這些有條件的快樂建立在對比的狀態下,我們不斷在約定俗成的觀念或對比的條件下做出取舍,即使並不符合自然法則。
別人有的我一定也要有嗎?別人沒有的我就可以笑話他嗎?攀比的根性,給我們帶來所謂的「快樂」,還有更多的麻煩。
有沒有體會過無條件的快樂?
無條件的快樂,不再依賴外在的事物和他人,而是放下各種「有緣」,全然從內心生起的自在喜悅。
好比我們喝茶,這種快樂是無所不在,無條件的。即使茶葉不夠好,器皿不夠精致,我們喝茶的心情,同樣的閑適淡定。品茶品的是我們的心,這顆無所住的心。
好比我們撫琴,無論你是彈奏一曲,還是隨意撥動一根空弦,都能感受到一種寧靜與空靈。琴音是心聲,心靜即聲淡。
我們運用禪的智慧,在當下突破對立思維,突破攀比和追逐的慣性,一切都能接納而不排斥。不必在心裡打造一個雙向的鉤子,一頭搭到喜歡的東西上,另一頭也鉤住了自己。禪突破了這種局限,「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態度,給自己的生命建立不再依賴條件的快樂,慢慢了解生命的實相,「心無所住,而生其樂」。
無論是甚麼茶葉,當你不再分別評判的時候,就是一杯好茶。同樣,無論是甚麼人生的壓力,當不再和它對抗的時候,就是享受。心無所依,心無所求,日日是好日,時時都是快樂與自在。
正如那首禪詩所說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改編自《無我禪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