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所面對的艾滋病蔓延問題,可以說就是一個人類整體的「貪」的問題。也可以說就是一個人類無明、無知的問題。人因為貪著於性欲及情欲,或貪著於毒品,就連自己的生命都不顧了,寧願冒險去做有危險性的性行為,或和他人共用毒品註射器。一定要到病發了,才開始後悔。這一切實在正是我們人類的自身寫照,也反映出了人性中的軟弱、無奈與悲哀。明知道有危險卻不能自制,而事後就痛悔不已。
盡管也有不少人不見得是因為「貪」而染上此病,如因輸血感染,或出生就有的人。但不可否認地,大多數人仍是因性行為及吸毒而感染的。
對於今天人類不能自制自己的情欲,我們的社會及文化,很顯然要負部分的責任。
今天的「人類文化」,是一個受西方「個人主義」思潮沖激後的產物。其中一個主要的特色,就是強調個人的解放,尊重個體存在的價值,包括個人一切的情感與欲望。過去在中世紀時,西方人因受了很長一段時間基督教文化的束縛,把欲望視為魔鬼及「原罪」,故今天一旦解放起來,也就特別厲害。故今日的人類文化,對情欲比較偏向「放縱」的一邊。你要人去節制,就有人會說你是老古板,或認為你不懂心理學,不知道尊重人的尊嚴與情感。
對於部分衞道者而言,艾滋病的出現,正是神對那些不知節制欲望者的懲罰,使這些墮落的人能知所警惕。但以佛教的立場而言,卻不會同意這樣的看法。相反地,佛教反而認為得此病的人,是很值得同情的。
佛法因為講緣起,故比較不會僅由「個人道德」的角度去看問題,而會由緣去看人類社會的整體。如果那些染病的人道德有缺點,那是不是也同時該指責今日人類文化的整體太偏向縱欲了呢?如果是,那這些人只是其中的犧牲者罷了。他們和我們,並沒有那麼大的不同。他們只是不幸,是需要我們去愛護、照顧的。
佛教雖主張應慈悲地照顧和安慰艾滋病患者,但有另一件事是佛教更能做也更該做的,就是佛法中對「情欲控制」修行方法之教授傳播,使人類能有控制情欲的能力。
佛在兩千多年前就深體情欲的過患,而教授了修行人克服情欲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稱作「不淨觀」。其原理是人類一切的情執背後,一定有一個「見解」為其支柱。人如果沒有「那樣東西是可欲可愛」之見解,情欲是不會如此有吸引力的。故佛要比丘不斷地觀察人的身體之短處,也就是相對於好看、可愛的另一面。例如過去有人要把女兒嫁給佛陀,佛就詢問他一些關於他女兒的問題。但問的問題不是他女兒有多好看、多溫柔,而是諸如她是不是也像平常人一般地要大小便、會出汗、要洗澡、洗頭等等。等其人回答完了這些問題,就連他自己也不覺得女兒好看,反而是與常人無異了。
可見以佛法觀之,世間的事虛幻不實,就連人類對性欲的執著也是一樣,無有自性。而人是有超越這些所謂「生物本能」的潛在能力的。故佛成立了僧團,其中一個很大的世間正面作用,就是在向世人說明遠離欲望的生活,不但是可達到的,而且也是可以很愉悅的。而清淨無染的僧團,也自然地就成為佛教社會中修行人欣悅尊敬的對象。
現代不少人在這一點的知見上,是頗有偏差的。一個人就算不能離欲自在,但他如果對僧團及佛陀知道尊重,他的生命至少就會有一個導向,也會對賢聖法有所欣悅向往。但現在不少人的思想中,不但對出家人沒有仰慕之心,反而把其視為一種「怪人」。以為生命中欲望的存在,不但是天經地義之事,沒有必要去節制,反而是該去追求的。現在的大眾傳播媒體,更是以此為賺錢的手段,大肆地去渲染「性」。這樣就難怪許多人會對情欲的控制沒有辦法了。因為知見上已經是被流行文化的思想解體了,而其他的媒體又不斷地刺激人們的感官,「火上加油」。這樣會造成艾滋病蔓延失控,當然是可以想見的。
教外的人不知道尊重僧團也就罷了,現在佛教內多少也有一些新興的團體,主張在家人不守出家人的戒律,也可以是「僧」。我以為這種看法,實是不通之論。佛教內真正原本對佛及出家眾的態度,本來就不是一種權威崇拜,而是對德行的仰慕。佛及出家人能過著離欲的生活,自然就有一種意義。現在好像有一些在家人也覺得自己是「弱勢團體」似地,而想和出家人爭個平等地位,硬要說自己也是僧伽。這樣會造成佛教內思想導向的一種混淆。也是對教制的形成,看得不夠深入。
若要講大乘佛教的第一義諦,一切法本自平等,一切眾生亦本無染著,但以煩惱執著,不能證得。但也正因為眾生有煩惱執著,所以才有必要去建立一切教制,其目的不外就是善巧地運用權實去引導眾生。故尊敬出家人,並不是因為真有一法是尊敬出家人,而是為了眾生。出家人專心向道,毀譽得失皆不顧,哪裡會需要在家人的恭敬?但教內要維持僧團一個清淨的形象和地位,畢竟仍是重要的。
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在走向「解放」的道路,提倡性自由,在揚棄傳統中找尋意義。以佛法來看,這其中卻並沒有解放、解脫,反而是無邊的束縛。真正的「自由」在於離執。人能不作欲望的奴隸,才能得到解脫。這一個佛陀的教說,在人類面臨艾滋病威脅的今天,應是別具深義的。佛教也實在更應該去強化僧團的和合清淨形象,使眾生能在這一個偏向「黏著」的世界裡見到另一群「離執的生命」,在混濁中見到清流。這樣才符合佛法慈悲利生的真義。
綜觀以上五點,相信大家應是可以同意佛法不但和人生有關系,而且的確能幫助現代人解決不少切身問題。是很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的。我主要的思想之一,是認為如要用佛法幫助更多的眾生,佛教本身應做「現代化」的調整。我本人是佛教現代化運動的推動者之一,也很希望將來有更多的知識青年,能投入全人類的佛教現代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