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師彌陀要解:
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
圓瑛法師講義:
此明二種願。願離娑婆。願生極樂。娑婆極樂。兩土穢淨。皆由自心染淨業所感。覺林菩薩偈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古德云。娑婆心險。感陵谷之高深。極樂心平。致寶地之如掌。此皆即理之事。自心所感之穢。應生厭離。自心所感之淨。應生欣求。欣厭二字。即是願。
厭字。是修行基礎。若無厭離。那得欣求。如世人不厭生老病死苦。自然不會求出生死。不思修行。世人對此世界。不生厭者。皆是不覺悟也。第一不覺悟。人生是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外。還有種種諸苦。說不能盡。身是眾苦之本。為眾苦所集故。○第二不覺悟。人生是空。任汝功名富貴。無非大夢一場。『萬貫家財帶不去。一雙空手赴幽冥。』○第三不覺悟。人生無常。人生上壽。不過百年。善導大師云。『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總是到來。』佛問弟子云。人命在幾間。一曰人命在旦夕間。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呼吸間。佛言子知道矣。○第四不覺悟人生無我。個個都認此身為我。處處愛我。貪著五欲。貪財為我受用。貪色為我娛樂。貪名為我榮耀。貪食為我滋養。貪睡為我安息。不知此身。四大和合。假名為我。畢竟無我可得。果能覺悟。人生苦。空。無常。無我。深生厭離。則厭堪為入道之門也。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
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諦。名慧根。
圓瑛法師講義:
於正助道法。慧照分明。名慧根。蕅公云。觀於苦等四諦。即慧照現前。觀於苦諦。當體即是法身。集諦。當體即是般若。道諦。為解脫因。滅諦。即解脫果。名慧根。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
復次願生彼國。即欣厭二門。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欣求極樂。與依道滅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圓瑛法師講義:
此明願依四弘。上云發願。皆得不退菩提。願之為力。何以如是之大。故復次顯明。願即欣厭二門。二門具足菩薩四弘誓願。厭門。厭離娑婆。眾苦逼迫。一切眾生。皆在生死苦海之中。頭出頭沒。故依苦諦。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之願。○厭離娑婆。諸惑熾盛。五住煩惱。悉皆積集眾生心中。起業感報。故依集諦。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之願。○欣門。欣求極樂。助道緣足。常得聽聞。根力覺道。道品等法。諸善俱會。故依道諦。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之願。○欣求極樂。眾生生者。皆得不退。無上菩提。一生補處。故依滅諦。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之願。願離娑婆。願生極樂。既與四弘誓願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