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煩惱熄滅了嗎?

怎樣持咒消災?
怎樣祈福轉運?
怎樣入定?怎樣靜心?
怎樣開悟?怎樣修出神通?
這些問題都沒有意義。

學佛修行,始終只問一個問題:

你的煩惱熄滅了嗎?

煩惱不除,就算福報再好,也只會助長貪念;煩惱不滅,縱然修出神通,也消不了業報;煩惱不止,哪怕持咒億萬遍,也只是饒舌口水。總而言之,只要你還有一丁點的煩惱,就談不上解脫。

修行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甚麼是「涅槃」?就是煩惱的完全止息。

修行的根本目標,就是止息煩惱。

佛經中說人有一百零八種煩惱,現代人應該遠遠不止這個數字。不過歸結到底,最根本的煩惱,還是貪、嗔、癡。

仔細觀察,煩惱就是一大堆的念頭而已,因為我們的貪欲、嗔恨、愚癡,令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境生心,取舍分別,產生各種喜憂不定的心念。

境界無好壞,心動生煩惱。如能做到見境不動心,守住六根,「用根不用識」,看就是看,聽就是聽,不生分別,不作取舍,了了分明,心就逐漸歸於清淨,煩惱的波浪就會止息。

所以,六祖慧能大師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想讓煩惱轉為菩提嗎?離境就是!只要我們「知幻即離」,對境不動心就是了!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當你對境不動心的時候,就是「定」,就沒有散亂的妄心雜念。這個時候,你再去參悟能覺知的這個是甚麼?這個如如不動、了了分明的覺性,就是妙明真心,就是心的本來面目。

當你親見心的本來面目之後,你自然就會明白執著即苦,無常無我,當下就能「知幻即離」,遠離一切煩惱,自在解脫。就像一把慧劍,唰的一下,就斬斷了一百零八個煩惱結、八萬四千根煩惱絲!

一百零八個煩惱結,
八萬四千根煩惱絲,
纏在心間繞在心頭,
如何解?如何脫?
你的煩惱熄滅了嗎?
舉起你的慧劍,唰!

(文/菩提一葉)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