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信願和菩提心相應
我們的重點,是要說明,為甚麼深信發願,就算是無上菩提心。我們曾經講過,菩提心就是大慈悲。。。
我們的重點,是要說明,為甚麼深信發願,就算是無上菩提心。我們曾經講過,菩提心就是大慈悲。。。
若不是仰仗阿彌陀佛慈悲『大優待』,他的淨土裡面,特別設了一個門坎很低很低的凡聖同居土。。。
因為這位童子問題中提到日本的念佛人,請童子們先了解,日本那些念佛人為甚麼會很專心念佛呢?
印光大師雲:須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如長壽無病。。。
信心怎麼建立?還是要依據聖言量來建立。我們絕對不能自己去思惟。。。
我經常問很多的念佛人──你聽到佛號的時候,你生起甚麼想法?
我自己雖然不會救苦救難,可是我知道阿彌陀佛蓮池海會他們是打電話服務就到。這個知道可重要無比嘍!
所以印祖建議,像我們這種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廢掉兼修眾善,譬如放生啦、布施啦、為人服務啦。。。
假如有人勸您說:「世間無常,人命難保。您走路的時候,最好要邊走邊念佛,隨時消災免難。」
彌陀經前面是講到信心,這個地方更進一步,在我們信心之外,又加上發願。。。
師父在修行上經历了許多轉折,而這些轉折與磨練也更堅定了她的信願。。。
設問曰。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秖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塗中。。。
《往生咒》梵文,学之亦甚好。但不得生分别心,谓此略文为非。一起此念,则一大藏所有咒。。。
這是正常情況,不能說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亂,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極樂世界人民的壽命,如果是有限量(壽命是有為法,除了法身,凡夫的壽命皆是有限量的)
淨土宗確實是他力法門,極樂世界的功德不是我們修來的,不是以修多少布施、持戒、忍辱這些資糧來判教。..
昔时有人问莲池大师:‘一个人不信净土,不愿修念佛法门,恐是此人福薄?
生滅心有二個很大的過失:第一個、你不得自在,因為你沒辦法操之在我。第二個,你修學不得圓滿。。。
為甚麼我們讀經典?就是借教觀心!一個修行人,甚麼叫做靜坐、修觀?就是你跟你自己溝通。。。
问:念阿弥陀佛时,要不要想阿弥陀佛?如果想的话,应该想哪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