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確實是他力法門,極樂世界的功德不是我們修來的,不是以修多少布施、持戒、忍辱這些資糧來判教。因為你往生到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沒有一樣是我們修來的,那完全是彌陀本願功德所成就的,所以關鍵是在感應道交。你感應彌陀一分,你就有一分的功德,你感應彌陀三分,就有三分功德。關鍵點就是:你感應的心力有多強!
修學淨土宗的人,心中的願力很重要!在念佛的過程當中,培養一種堅定的願力──以願導行,這個行又能加強你的願力。大乘經典上說,一個念佛人跟一般世間人,最大的差別在哪裡?世間人也修善,我們也隨喜一切善,但世間人沒有發願,我們淨土宗的人──是人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一切珍寶不複相隨,一切眷屬悉皆舍離,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因此,我們在培養願力的時候,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每一次都要憶念自己的願力,一定要遵守自己所發的願,等到臨命終時,這個願力就會表達出來,不會讓我們失望!
很多人修行,心中沒有發願,沒有發願,你的修行就沒有強大的引導力,就很難抗拒阿賴耶識的生死業力。我們要知道,隨業往生跟隨念往生最大差別在哪裡?這個念到底是指甚麼呢?
當然是包括了信仰和願力,但主要是在願力──就是你往生的願力。臨命終時,如果你的願力沒有現前,那你就作不了主,會被生死業力牽著走。而這個願力是怎麼來的?就是從你平常事觀、理觀,點點滴滴的觀察,來加強你的願力呀!等到臨命終時,那個願力就會表現出來──為菩提道求生淨土的願力,這個時候就會現前,引導我們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是這個意思。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藉事修心的整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