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法華轉,不被功德轉

【法師品第十】

凡是弘傳這部經的人都稱法師,就算稱揚贊嘆一句都有光。你別認為是功德,一聽說功德樂的把甚麼都忘了,千萬別被法華轉,你要說有功德被法華轉,你要說沒功德是真功德。一聽說有功德,弄個包袱給自己背上了,就像一個人得了獎狀,天天背著挺沉,要把包袱放下,別被法華轉,我說的比較實在,就這麼回事。聽《法華經》沒有功德,講《法華經》沒有功德,把包袱放下,誰願意背誰背,一兩我都覺得重似千斤,會把我壓垮,我希望你們也如此。要懂得這個智慧,走這個過程,我們正往化城走呢,把走的這條路弄明白了,方向知道了,輕裝上陣,天天打坐念佛,沒有任何煩惱,這樣前行的速度才會加快。你天天想「我念《法華經》有功德,我念這個有功德」,你天天在功德裡轉悠,一圈下來,嗚呼哀哉的時候到了,沒有修行,去向不明,你的功德在哪呢?

佛說不管以甚麼身份參加法華會的人,一念隨喜佛都給授記。凡是參加法華會的人皆隨喜,我告訴你們,包括讀《法華經》的人,聽了《法華經》心想這經講得真好,這經真妙,佛都給授記。和我們有關系,你心生一善念佛都給授記,你心生一詆毀,業報就深重,正面有多高,反面就有多大,就像橡皮筋似的,你拉的多緊,它的反作用力就多大。所以學佛人千萬謹言慎行,法師講法講的是佛法,不是他法,千萬別生「我執、我見」。《金剛經》講破四相,不脫相來衡量問題大錯特錯。佛說,若有人聞《妙法蓮華經》乃至一句一偈、一念隨喜者,我予以授記。我們這些人佛都給授記,諸位今生有緣聽聞《法華經》,是無量劫來於十方諸佛那裡種植善根才有機緣今生聽聞佛法,這些人必得成就未來佛,所以我們要心生歡喜。把未來佛的事先放下,甚麼時間成佛你不要管,修持當下,少走彎路,加快速度,這才是我們當下要做的。你要成天光想我是未來佛,我在這等著吧,那你一等就無限期,幾大劫就過去。

image

八十年代信佛的人沒有佛像供養,就供養《妙法蓮華經》,對著經書燒香、叩頭。供養《妙法蓮華經》和供養佛的功德一樣。凡參加法華會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願力,護持贊嘆《法華經》,凡請講《法華經》的人,無論是一人、百人還是千人,都給講。這些人舍清淨業報,在佛滅度以後來到這個世界。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滅度後,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一偈,是人當入如來室。不可輕視講《法華經》的人,都是佛派來的專使,代表釋迦牟尼佛。大家要知道,凡是講《法華經》的正法道場,諸佛菩薩都會降臨這個道場,人的肉眼看不見;在此聽經的也不只是你們,看不見是你們的問題,我不多說,說多了,你疑惑心一起,會造業。

你謗佛、辱佛罪不重,但對講《法華經》的法師詆毀一句,罪孽深重。為甚麼?因為你謗佛、辱佛,佛不退轉,所以罪報尚輕。但事實輕不輕?不輕,必墮阿鼻地獄。你詆毀一句講《法華經》的在家人或出家人罪更重。因為在家人行道難、講法難,需要克服極大的困難,非常不容易。而且在家人講法,人們不容易相信,說他是白衣,他講的對不對。現在外道講法多如牛毛,多如恆河沙,不好辨別。出家人也不容易,輕易不敢講,講了也容易遭謗。實話告訴你,不管甚麼人講《法華經》一定要聽,鑒別也有方法。他講的是正法,一定是佛家道場,在講法中一定有祥瑞,聽者也心情愉快,身體發熱、發暖,各自有不同的境界;如果把佛法講偏了、講差了,聽的人會鬧心、煩燥、感到憤怒,多數時候都有聽不下去的情況。但是在家人講法排在出家人前,不是說講的好不好,在證悟上比出家人難。講《法華經》者,不說講的好不好,單看他替佛擔當度眾生的重任,就值得被尊敬。你看哪個魔王講《法華經》或《楞嚴經》了?他破壞還破壞不過來呢。魔子魔民不會弘傳正法,他的任務是破壞佛法。當你有修證功夫時,立刻會覺知到《法華經》的道場,諸佛菩薩護佑、天王護佑,天眾來聽法。因為正法道場有佛家護佑。聽《法華經》的功德在哪裡?為甚麼能生天、能證悟?打個比喻,人要是天天跟鬼打交道,鬼吻其唇,人的相貌憔悴。你若天天跟佛菩薩在一起,接受佛光照觸,自然身心暢快。所以我們一定要讀《法華經》,不讀《法華經》不得成佛道。我們學佛人要持戒,持戒和守戒意義不一樣,有的人死守戒條甚麼也不做了。佛住世時,有弟子問佛:趕車路上有螞蟻怎麼辦?佛說:你念著阿彌陀佛的聖號正常走。

佛說,過去無量億佛講《法華經》,我也講《法華經》,未來佛也講《法華經》,化身來的不管以甚麼形式都講《法華經》。因為不講《法華經》,聲聞、緣覺不得成佛道,不能出離三界火宅。我所講的經典中,唯有《法華經》難信、難解。《法華經》是佛住世講的最高的一部經典。《華嚴經》是佛在天上講給法身大士的,不是在世間講的。所以佛說《法華經》為最,大家要知道這部經最重要。如果有人其心不堅,你別勸他讀《法華經》,你要說了他不懂、不信,謗你幾句,他就墮地獄。誰去度他?賢劫千佛出世不度,他因你而墮地獄,只有當你成佛時你去度。所以輕易不要勸,不然你道沒修成,先把別人弄地獄去。這部經不請不講,這是佛說的,不是人說的。你講是好事,一旦聽者不信,業報太重。佛在世還有五千人離席;佛顯神通,一些外道說是妖通,這樣說的人有地獄之罪。現在佛不住世,謗《法華經》和講《法華經》法師的人,要墮地獄。

image

佛說,讀誦受持《法華經》或一句一偈,佛都護念。一些人一看到這,就被法華轉,天天拿著《法華經》念,或者貪圖講經功德,不明白《法華經》真妙之處,單憑思維臆斷去講,自己被法華轉,還轉別人。如果是這樣,念經得到的是人天福報;詆毀經的人謗佛、謗法,就要墮地獄,生生世世得白癲風。所以講《法華經》的法師一定要明白真相,不能輕易講這部經,否則的話,人沒度成,先把別人弄地獄去了。學佛人慈悲,但一定要明白不給他講不是不慈悲,而是真慈悲。學佛弟子以佛說的話為大戒,佛提出的事我們依教奉行,這是最大的戒。「持戒」不是受了多少戒,去守便是。這裡註意一個詞「讀誦受持」,甚麼叫「受持」?依佛說的去行去做,叫受持。《法華經》說聲聞乘怎麼得的?聲聞乘是從聞法靜坐開始修得的,《維摩詰所說經》中,舍利弗用齋時都不下坐,都是邊打坐邊吃,佛住世時就這麼修。可是現在一些法師自己沒有禪定功夫,自己的身體都沒降服,就拿著《法華經》以文解義去講。他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自己沒有受持,沒有去坐。另外,具足小乘根基以後,還要發菩提心。

怎麼去修行?布施、忍辱、持戒,這是頭三條。現在人貪著心太重,少占別人便宜心裡都不高興。有個大學生家境貧寒,無法承擔學費,一位企業家得知後,開始資助他。但沒過多久,這位企業家破產,沒能力再供這個學生。學生竟然以違約為由,上法庭狀告這位企業家,當初簽有合約,而合約受法律保護。按法律說大學生起訴有道理,可按良心說呢?這個學生的良心都被貪著心取代了。你再觀察你周圍的人,少占別人便宜就是吃虧。讓你去布施、去供養別人很難,別說讓你去布施又聾又啞的殘疾人,多少人和自己父母還算計呢。出家人修布施更難。布施上看我們做的怎麼樣,這就是受持《法華經》,佛說的功德在這裡。再說忍辱,別人說甚麼都不生氣、不發脾氣,以耐心、柔軟語、平等心去對待,能做到麼?有的人沒學幾天佛,沒打幾天坐,脾氣比誰都大。我們給人念《法華經》,自己受持了麼?生氣就是沒受持《法華經》。再說持戒,持戒的人一言一行都不犯戒,起心動念都不犯戒,那才叫持戒。再看現在人,別說起心動念,一說話就造業。名義上受了三壇大戒,形式上受了,實際上你那戒都受哪去了?實際沒做到等於沒持戒。一個人愛發脾氣、好占便宜,人們頂多說這人不太好;要是大家都知道他信佛或是出家人,提到他時便會說,「某某人還信佛呢,可別讓他糟蹋佛了。」就這話,讓佛跟你受牽連,給佛門蒙羞。受持《法華經》具體怎麼做,再往下就是:精進、禪定、智慧。我們每天禪定了沒有?淨土的人靜坐等於修禪定;參禪的人參禪打坐等於修禪定,離開打坐光參禪,就沒有行入。禪定是在坐的基礎上產生的。再問,你每天精進了沒有啊?嘴上精進是心向外求,而沒有向內求。東奔西跑、不註重實踐,不叫「精進」,而且浪費了很多時間。「累劫多聞不如一日修無漏學」,督攝六根才叫無漏學。所以我說讀誦受持《法華經》,特別是受持才有功德,佛家才護念你。我打個比方,你拿著書本去種地,你看書看了一萬年還是書本理論,倒不如你拿著鋤頭先鋤一下土。我們學佛人要從當下入手實踐,實踐完了再研究理論。理論重要,但是離開實踐,理論是空中樓閣,水中月、鏡中花,一無是處。所以我們讀誦《法華經》,光讀誦沒有受持,就沒有功德。我說的都是根本問題,不在表面做文章。我勸大家這麼做,我自己也這麼做,我們共勉。

image

所以我們讀到【法師品】時要切記,不被法華轉,不被功德轉。佛贊嘆他這些弟子、四果羅漢、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一些菩薩,發菩提心,續佛慧命,為眾生廣布《妙法蓮華經》。我們沒有修得果位或者沒有發菩提心,隨眾看別人怎麼去做,我們也學著去做。但如何去把握,要重踐行。接著講讀誦受持《法華經》的人,人天供養,佛經所在的地方起七寶塔。因為這是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界示現成佛,留下的最重要的一部經,開權顯實,讓人發菩提心。這部經比其他經典都重要,所以要起七寶塔。這裡佛對藥王菩薩說:在家、出家行菩薩道。佛把在家放在前,沒有瞧不起在家人,千萬要記住,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順序問題。出家人行菩薩道相對容易一些。在家人中有很多人在行菩薩道,凡是在家行菩薩道的人,一叫乘願再來,修為相當高,否則他在家行菩薩道行不了。滿路的荊棘,光用嘴行菩薩道能行麼?很多在家行菩薩道的人都是累世出家修行過的人,特別是末法時代,很多行菩薩道的人在白衣之中。很多高僧知道這個事,《金剛經》也告訴我們要破四相,一些世人不知道,所以不要輕視在家人。在家人不要自卑,好好修將來能成佛。女人修不能現女人相作佛,女人可修成佛,女身轉男身成佛。不是女人不夠莊嚴,也不是女身不能修成佛。你們知道紂王看到女媧娘娘容貌心生邪念,讓一個國家滅亡。如果佛現女人相,會使一些人心生邪念,墮落地獄。所以佛不現女人相是真慈悲,女人身不得作佛。

在家、出家人能看到《法華經》,能信、能受持。其中受持很關鍵,有的人犯毛病就在這。一聽說讀誦《法華經》離成佛不遠了,就光讀這部經,沒有受持。佛說這種人還沒行菩薩道。一些人誤以為讀了《法華經》就入菩薩道,不知去受持。佛舉了個例子:在高原挖個井,怎麼挖都是幹土,恐怕白費力氣,可是接著挖就出現了濕土,再往下挖出現了泥,這個時候此人才堅定信念,知道水離這不遠。說菩薩亦複如是。在高原挖井,挖到幹土即聲聞,見到濕土即緣覺,見到泥快要出水這就是菩薩,出水就是成功。如果沒有聞、沒有解,就不能有修行;一定要聞、解、修。可不是我聞了《法華經》就是菩薩,如果你們不能解,不能成就菩提之路。你得聞後,要繼續修習六度萬行。六度萬行是做的,不是說的。說的到,做不到,等於沒說;做的到而沒說,功德一點不少。一個人做點好事,做了一分說了七分,言過其實;有人做了十分卻一點沒說,人們會說這人非常好。對你的評價不是在語言上,不在於你說甚麼,而是看你做的怎麼樣。佛為甚麼說思維修習很快就能成佛呢?因為一切菩薩皆從此經出,就為佛道開了方便之門。是真實相,這叫開權顯實。《法華經》為修行人講出了修行實相,不說虛相,不說三乘而唯一乘,不成佛不能在宇宙中了義,達不到究竟。只有成佛才達到彼岸。阿惟越致菩薩能在極樂世界常住麼?不能。到達十地菩薩以後,一定有成佛那一天。成佛以後還能在極樂世界麼?不能。極樂世界的菩薩也得舍離極樂世界的國土,到其他佛國土去。所以阿惟越致菩薩、報身佛國土的菩薩不究竟,只有成佛才究竟、了義,到達彼岸。佛說唯一佛乘,沒有餘乘,沒有成佛不能談了義。只有證入一地菩薩才會必然成佛,因為他一點也不懷疑。佛教化菩薩靠的是《法華經》,行菩薩道的人靠的是《法華經》。所以《法華經》既教化聲聞、緣覺,也教化行菩薩道的人,菩薩行人必須受持《法華經》。若有人聞《法華經》不驚不怖,當知這人是新發意菩薩。發了菩提心沒證到一地叫新發意菩薩。你們讀《阿彌陀佛經》【邊城品】,就是新發意菩薩待的地方,修行五百世到達一地菩薩,進入阿彌陀佛下品下生蓮臺。佛接著講,若聽聞此經不信,則是增上慢人。就像小孩兒,不聽父母的話,就要走一段彎路。年輕人有自己主意,說老一輩人落後了,跟不上形勢了。聲聞、緣覺不聽佛話就跟小孩兒一樣,有主意,是好事同時也是壞事。以历史朝代興亡來說,這個朝代興盛的時候就把它衰敗的原因暴露出來了;一個人在他成功之時,失敗也在等著他,相輔相成。佛說入如來室,大慈悲心是。我們要有慈悲心講這部經。我說過有人講不透、講不明白,沒有把佛家真實意思說出來,人家誹謗你幾句,反倒把他弄地獄去了,這是慈悲麼?真慈悲絕不會這麼做,一定要把佛家真實意思說出來。聽眾一定是信心堅固,學佛很長時間的人,而且也具備慈悲心。平常人說「我也有慈悲心,」殊不知,不靜坐,你的慈悲心就不是真慈悲。我們天天吃的蔬菜有化肥、農藥、污染物,何況沒吃素前吃的五辛之葷,這些毒素在我們的體內積累。不通過打坐將它們排出來,它們就會在體內作怪,和外面的魔力相通,通不通由不得你決定,它本身就相通。這些東西一作怪,你慈悲心能發起來麼?遇到點困難、麻煩,立刻就毀掉。沒遇到麻煩時,還覺得發菩提心真好,遇到點困難馬上就退縮。慈悲心是靠我們修持、修證到那自然而然發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不是佛賜給的。

6608197923841238144

甚麼是慈悲心?柔和忍辱心是。柔和是不傷人的語言,不鬥爭的語言。佛法不是辯論,只要你把佛的意思說透、說全,不用和任何人去爭鬥,不用計較別人怎麼評價。要知道佛住世時還有人誹謗,這是其一。其二謗你的人正是從反面助你成道,他以墮地獄為代價助你,你應當感激他才是。沒有這個心,對不起,你講不了佛法。為甚麼?謗你這人是小事,謗佛、謗法是大事。怎麼個謗佛、謗法?你講法,人家詆毀你兩句,你反唇相譏,以牙還牙。別人會說「這個法師還給別人講法,他講的佛法會怎麼樣。」是不是因你而起謗佛謗法?所以要具足柔和忍辱心,否則講不了《法華經》。

甚麼是如來坐?諸法空相,我看過宣化法師講的《法華經》,宣化法師慈悲、柔軟、忍辱,諸法空相這三條完全具足。而有些人不知道甚麼是諸法空相,按字面理解不了。從禪定入手,達到諸法空相的境界,你才能講《法華經》,這樣你才人法二空,無我、法二執,才能把《妙法蓮華經》的佛妙、法妙講出來。否則你照本宣科、以文解義,講不透佛法的真實意思,你只是在做人天福報。所以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法規定了這三條。我學佛淨、禪、密行二十年,只字不敢提「講法」二字,快到第三十年我才敢說一說。

所以講《法華經》涉及到法空,法空來自於哪裡?首先是我們的身空、意空、心空、性空,才能叫法空。否則你知道法怎麼空的?你回答不了。太陽東升西落是不是法?你能把它空麼?只有入深禪次定的人,神識離開肉體,感召到這個世界,它看到這世上的空相,而不是眼耳鼻舌身意感知的,才叫法空。神識受不受太陽的照觸?不受。神識可以穿越時空,往來於宇宙之間,不受時間、地點等條件的控制,它沒有垢淨,就像《心經》裡講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心經》講的是甚麼?諸法空相。沒有一定禪定的功夫達不到法空,我們講法的法師達到這一點沒有?給人講法,達沒達到不用問,你不用見我,我就知道,騙別人實際是在騙自己。

shengming

你具足這三條「慈悲,柔軟忍辱,諸法空相」,才能給眾生講解《法華經》。然後是我想精進,願意講、往好的去講,這才是不懈怠。就像人幹活似的,我挺能幹,就蠻幹,可能事與願違,你幹的越多,壞影嚮越大,你不幹還沒那麼大的影嚮,所以具備了前三個條件再幹,再精進,不至於出錯。佛講的是真話,凡是讀誦講解《法華經》的人,講到妙處時,講法者、聽法者都能看到遍地金蓮,這叫其一祥瑞。其二講到妙處,釋迦牟尼佛都到這個道場來,一些菩薩、天人到這道場來。大家一定要知道,不是法師重要,是《妙法蓮華經》重要;不是擁護聽眾、法師,是擁護历代過去佛留下的《妙法蓮華經》。這部經太重要了,是學佛之路,成佛之路。所以不管是學淨、學禪、學密還是其他法門,「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有一些人密、禪功夫極高,密宗人靈肉分離了,禪宗人開悟了等,可是肉體死掉後不能往生。為甚麼?功德不具足。為甚麼不具足?因為沒有聽聞《妙法蓮華經》,沒有受持《妙法蓮華經》。特別是受持《妙法蓮華經》,才有具足往生的功德、資本。否則資本不夠,靈肉分離的人很少,神識從肉體分離出來遨游宇宙的更少。你以為分離就能往生麼?得有佛菩薩來接你,不接,你哪也去不了。所以諸位有機緣聽聞《妙法蓮華經》,我和諸位一樣,同喜。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