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忘記你的「衣中寶珠」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剛才有授記,但是給不同層次的弟子授記,千萬不要把「授記」理解成一種形式,佛是給他的弟子(凡是學佛的人)一種希望。說佛住世他們有希望,那我們末法眾生有沒有希望呀?我告訴你有關系,關系太大了。除非你不是學佛的,否則佛經都和你有關系。一次我問一個聽經的人,你為甚麼要聽經啊?他說,我為眾生聽呢。我說我得向這位學習啊,他這是菩薩發心啊。他聽經聞法是給眾生聽,我聽經聞法是給我自己聽,我沒他那個境界。為甚麼?我自己沒度呢,可沒空忙著去度眾生。我們自問一句話:你自己得沒得度呀。聽經是給你自己聽,不是給別人聽,把自己度完了,佛家的境界你全知道,不用聽經了,你都成了,是不是這樣。咱們是有學之人,在修學過程當中,是給自己聽經。別說那些好聽的、冠冕堂皇的話,要說真話、實話實說,是怎麼回事就是怎麼回事。我聽經就是給我自己聽呢,我自己度我自己呢,度完我自己,我再去度別人。佛就這麼告訴你的,佛本身就這麼做的。

0

佛給五百弟子授記和我們的關系在哪裡,咱們是佛的弟子,咱們要好好修,佛也給咱們授記。我們也是他的弟子,和他住世時的弟子一糢一樣,他是人,我也是人,他具足人的修行功德,我也具足修行的功德,都是一個起跑在線的,修不修是咱們自己的事情,能不能得到授記是咱們自己的事情,咱們要修了,佛能不給授記麼?我準確的告訴你,你要修到那個階段,佛必定給你授記、給你證法,給你披上五彩霞衣,讓魔侵不了你。可是你沒做到,五彩霞衣不是隨便披的。「百魔不侵」是魔不侵你的性,這不就是佛在護持你麼,境界上的事情不是亂說的。剛才有人問,怎麼我聽經時感到身體發熱、發暖,甚麼煩惱都沒有,心裡特別清淨?我說這就是聽《法華經》的功德,是不是佛賜給的?不是。是講《法華經》的正法道場,諸佛、菩薩護佑加持,佛光照觸的時候,你的身心發生變化,這就是你的功德、正報。正報是你自己得來的,不是你聽來的,是佛光照觸消除你的業報這麼來的,就這麼生天的。擁護《法華經》的功德不可思議,一切真實的東西是從證得開始的,而不是外來的,不是佛菩薩賜給你的,而是按佛的指引自己走過來的。【化城品】不是佛背著走的,不是佛騰雲駕霧給你扔過來的,而是一城一城你自己走過來的。有的人說你就重視實踐,輕視理論。理論來源於實踐,理論重要不?重要,它是一種反作用,關鍵在實踐。【化城品】是咱們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不是佛背過來的。破魔是咱們自己破,《法華經》太重要了。如果只看出經裡的情節、熱鬧、功德,看不出佛家的真寶貝在哪裡,等於白看。看出來了就是佛家的智慧。

佛給五百人授記,同時也是給我們授記,我們聽《法華經》不白聽,我們要是修好了,佛也會照樣給我們授記,我們也能作佛,也一定能成佛。你信的程度多少,能說明你成佛時間的長短,你在五濁惡世待的時間長短。聽完經回去你就打坐念佛,你在這待的時間就短,成佛的時間就加快;如果你繼續咬文嚼字,法是法,你是你,你把佛法和你割裂開來,把一回事當成兩回事的時候,你在這個世界多待二萬大劫也是你,幾千萬大劫還是你,成佛的時間延長了。這完全靠你自己去把握,你甚麼時間脫離,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所以五百弟子授記和你有關系。

這時一位女尼出來請法。寺院有個不成文的規則,男眾優先,因為佛在《大乘金剛經論》中講過,男人有七寶,女人有五漏。女人修法,佛法早滅度五百世。不是輕視女眾,而是女眾的業報習氣太重。同樣一個事,在男眾這不算甚麼,一笑而過;到了女眾那成了天大的事,沒完沒了的說,三天這個事,五天還是這個事,過半個月還沒叨咕完。所以不是佛輕視女眾,而是女眾自身習氣太重。這跟世間的「女士優先」不是一回事,「女士優先」認為你是弱者所以你優先,有讓女眾增加自信的一種含義。女眾在學佛的路上要比男眾難百倍千倍。男眾信的少,成的多;女眾信的多,成的少。我這說的都是實話,女眾修起來相對慢。男眾一旦真修,速度特別快。為甚麼?他心胸寬闊,天生具備七寶,男人可在墳頭、樹間打坐,女人就會害怕,這是習性。經裡這部分是說男眾請完法,再由女眾請法。我們順便了解一下佛制這個順序。

0

這位女尼頭面禮足瞻仰佛,想世尊甚奇特。因為佛有三十二大丈夫相,隨順世間很多種性,甚麼人、甚麼事,不同秉性的人,到佛那都像石頭投入大海,石頭打在海綿上,輕輕而落,為甚麼?你再硬也不會反彈回去,這叫隨順各個種性。我們做的怎麼樣啊?他朝你扔塊石頭,你恨不得比鋼鐵還硬,把這塊石頭擊碎,心裡還挺高興。佛不是那樣,修行的菩薩也不是那樣,你扔冷槍、冷箭,他放毒箭、火箭,到了佛那裡,就像投入大海或海綿一樣輕輕化解掉了,沒那麼回事了,這才叫佛、菩薩的境界。說起來容易,對照一下自己是甚麼樣呢,你要說我一句,我有十句等著你,我說的十處還得說你痛處、說到狠處,得回擊到位,連一刻我都不想容忍。咱們和菩薩的境界比起來差的太遠了。這些境界哪來的?不是聽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我們在修行當中必然證得的,誰修誰得,誰證誰得。只有這樣才有柔軟心,柔軟語。你性格沒有稜角,才能變柔和,才能變成圓的。

佛菩薩以方便力而為說法,甚麼叫方便說?一乘化為三乘叫方便說,唯一佛乘說了三乘,這樣做是幹甚麼?逐漸拔出眾生的貪著。貪著是甚麼?貪著是唯有我身。由我身產生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的功德和佛的功德沒法比,懸殊太大。佛是具足功德圓滿,我們現在厭離小乘,也想修菩薩乘,發菩提心,也想成佛。這就是佛弟子們要說的話。這時佛向眾比丘說了:你們看到這位女尼了麼?我常稱這位女尼說法第一,這位女尼到哪去講法都說的滔滔不絕,活靈活現。當時有很多女尼跟她修道,跟她出家,受她影嚮的一些女尼出家也是從她那開始的,非常了不起,這位女尼使像法、末法時代的很多女眾得度。現在的女眾也要對其生敬仰心,不要以為和自己沒關系,她是榜樣。我也常稱其種種功德:精進、勤修、護持佛法,宣說我法。「我法」是佛法,釋迦牟尼說的「我法」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能讓佛法給四眾帶來歡喜,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能把佛法講的人人聽了都高興,人人都感覺到受益,而且要施解正法。你要講像法、末法,你就把佛法講偏了,講法的功德也不大,講法就要把釋迦牟尼佛的真實意義講出來,把佛的正法說出來,這才是佛的真意。不能眾生喜歡聽簡單的,你就說簡單的。現在的眾生喜歡一句彌陀聖號,四字覺得親切念四字,要不念三字,一見面,「彌陀佛」。如法麼?不如法。是正法麼?不是。能度眾生麼?不能。你講的對麼?肯定不對。知見上不是正法。不是對錯的問題,這就不是正法。正法是甚麼?佛住世時,他的弟子怎麼修行你就怎麼修,那才是正法。佛住世時他的弟子怎麼修成的,你就怎麼能成,不按佛住世時修你就成不了。這就是絕對真理,誰都不能例外,誰例外只能你自己去例外。你自己在這世上的時間長短是你自己選擇的。

0

佛不在身邊的時候,這位女尼護持正法,宣傳正法,已過去九十億諸佛所宣揚、護持佛家正法。學佛的要知道親近、供養諸佛。你們聽到這,想沒想到一個事?現在的人貢高我慢,正法你都很難去擁護,你能有機緣去擁護真正的佛麼?說白了,你連一個羅漢、菩薩都親近不著,你能擁護著佛麼?九十億佛她去擁護供養的前提是甚麼呀?前提是她都擁護過很多羅漢、辟支佛、菩薩。她在因地修行時和這些人就有緣,她才有機緣到佛的國土去擁護佛。所以佛告訴你,要廣結善緣,你才能有機緣去擁護、供養佛。你這人沒看上,那人沒瞧的起,那你也沒機緣了。所以聽完佛法,立即放下「我執我見」。你們誰講法、誰修行正法我都贊嘆,這不就是廣結善緣麼?聽法要知道佛說的意義在哪裡。這位女尼在九十億佛所講法都是第一的,又與諸佛所說法明了通達。給證果人講法是通達無礙的,如果讓我們現在人去給證果的人講法,你自己沒證果,講的東西離題萬裡,隔靴搔癢,講不出佛家真實的意思,誰聽你的,證果人自己明明白白。告訴我們這位女尼雖現聲聞身,實際是化身菩薩,到這來隨釋迦牟尼弘法的。有的人說我也要弘法去,你自己還沒修出去,怎麼去度別人?自己在迷魂陣裡碰的頭破血流,你還要領著別人去?有的人自己沒去上極樂,還帶一些徒弟,帶來帶去統統都帶地獄去了。我不是隨便說的,真有這樣的,「地獄門前袈裟多」。一些白衣講法,自己不解如來真實之義,自己墮落還不算,還領別人墮地獄呢,「懵懂傳懵懂,師父墮地獄,徒弟往裡拱」,都是業報感召的。我說最可憐的是念過阿彌陀佛死後墮落地獄,活著時信佛,死時一臉驚恐萬狀。表相是出家人或在家人,你自己實際造作的,抵擋不住生死,做了一些魔事,你自己的造作要負因果,不是別人強加的。這位女化身菩薩的願力了不得。

地藏王菩薩是化身菩薩,在其它佛國土早都成佛了,而化身在地府任一個差事,地藏王菩薩可沒要甚麼面子。我們平常人都要個面子,這個面子比甚麼都值錢,「不肯謙悲下問賢」。教化眾生讓眾生心淨,就是淨佛土,先淨自我的國土,自己的身心淨,自己證得聖位,自己的身體就享受到極樂,才能淨別人的心。你以為死了才往生呢?修好的人活著時就往生極樂,不是等死了才往生。學淨土的人最可怕的就是活著不能往生,死了讓助念團念往生。為甚麼?不能淨心念佛,不能念到念佛三昧。參禪的人參到開悟,生死把握不了,不是開悟就往生極樂,開悟的人還要去修行,積聚功德。開悟不等於證果,證果人不一定是開悟的,以往生開過悟,今生又迷了,就這麼個關系。所以說「三界火宅眾生的肉體是,人間淨土聖人的肉體是」。人心淨則佛國土淨就這個道理。

-16-728

我講的,宣化法師講的,各自走的路有不同,見地有不同,證悟有區別,不矛盾。他度的是禪宗,是當代禪宗的楷糢,他的法我拜讀過,我非常贊嘆宣化法師,他講的法非常好。學佛的菩薩行人在弘傳佛法,在精進修道上一時一刻都不懈怠,以此為大。因為他知道在有限的時間,要度脫有緣的無量眾生,名義上叫報佛恩,實際上叫報眾生之恩。眾生養育了我們,我們天天吃的東西,有眾生的生命奉獻於此,我們要回報這些眾生,所以叫「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讓他們都往生。有人問,怎麼修功德、怎麼修懺悔?我說《華嚴經》當中文殊菩薩說的懺悔最好:一切眾生皆得往生極樂世界,一切苦果我皆代受。能不能替人代受最關鍵。

佛說這位女尼具足菩薩之道,佛要給這位女尼授記。佛為啥給她授記講的過程,透出佛家的一些真實意義,授記不重要,而是授記以外的過程非常重要。佛說自己報身佛國土沒有女人、沒有惡道,皆以化生菩薩,都是法喜充滿,禪樂為食。盧舍那佛的佛國土就是這樣,有往生盧舍那佛的佛國土和極樂世界無二無別。釋迦牟尼佛只是沒說,「你念我的名號,去往生我的佛國土。」佛說當你智慧具足時,十方佛國土自由往來,都可以去,哪都一樣。在這個世界佛的化身在度脫聲聞、緣覺。佛給女尼授記等於給咱們授記,是說女尼照樣成佛。據我知有的女眾已證羅漢果位、菩薩果位。有的人就瞧不起女眾,你睜開你的天眼看看她是甚麼人。沒開天眼,你隨便說甚麼啊?你造的業呀,你貢高我慢,小心地獄,你對別人一點都傷不著,傷的是自己,苦果自受,你瞧不起這人,將來就這人成佛後度你。我告訴你,你因為誰墮的地獄,就這個人度你,千佛出世都不度你。所以說天眼沒開,慧眼沒睜,連小孩你都要瞧得起,要飯的你都瞧得起。誰知這要飯的是誰,觀世音菩薩常現乞婆相要飯,你沒瞧起,你知道她是誰?你一下結論就偏了。佛說依法不依人,佛三十歲成道,迦葉菩薩八十歲跟他學習佛法,你看這不很現實的事麼?你我是眾生,千萬別擺錯位置,佛衡量眾生,你也衡量眾生。你用佛的標準去衡量別人,大錯特錯。我講的不對任何人,只是說說這個現象。很多人在這誤住了,我說破了是慈悲你,是救你,不是瞧不起你、坑你、害你。你說等這個人成佛時度你,你得在地獄待多長時間。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位弟子,說他一個同修讀經像牛倒嚼似的。他說這一句多少世為牛,以後脫生人還有牛的習性,是不是有這個公案。這還是輕的,你若瞧不起他,誹謗他,你不墮地獄麼?多可怕呀。我們是在學佛,千萬別認為自己是佛呀,我們是佛的弟子,要老老實實的從身邊的事做起,把自己擺的低一點,把別人看的高一點。孔聖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有的人沒瞧得起孔聖人,張嘴「孔老二」,那是七地菩薩,那是赤精天的天主,管人的腎。腎元神就是他給發的,不知道感天恩還批判呢?小心把你自己批地獄去,我說的都是實話呀。

這時,佛要給一千二百弟子授記了。佛一旦給誰授記,誰就沒有六道輪回,超越了三界,只是化身度眾生而已。講到這我要說,到廟看見羅漢像也要雙手合十尊敬,千萬不可小瞧,他們在化現,你和羅漢結緣,也就是和未來佛結緣,你和哪尊佛結緣,你將來就到哪個佛國土去,就是這樣子。我們過去生都和佛結過緣,只是我們忘記了,要不然你沒那個功德,別小看坐在這聽《法華經》,很多人聽不著。要珍惜這個緣份,別不當回事。佛給五百羅漢授記後,五百羅漢自責。我告訴你,佛的弟子都自責,你看證果的人都是謙下自責的,懺悔自己,不找別人的毛病,就找自己的毛病。千萬要知道,你看哪個學佛的人專門攻擊別人,專門挑別人的毛病?遇事都說「你看這事是我考慮不周,都是我的錯,我向你賠禮道歉,請你原涼。」或者「需要我怎麼去做」等都是找自己的毛病。這才是佛的弟子,因為他知道自責,這才是學佛的人。初見轉身處,知道自己有毛病,這才容易修行、容易入道。又說憍陳如五百羅漢是怎麼自責的,「我們應得佛的智慧才對」。原來以為自己得的那點小智慧行了,自以為事。打個比方,就像到朋友家串門,酒醉而睡,這時主人有事要走,把一顆寶珠藏在他衣服裡而不知。他四處乞食很艱難,得到很少的食物就滿足。後來又見到了這位朋友,朋友說我當初放你衣服裡的寶珠你怎麼忘了呢?那是無價之寶,你用不著為衣食而煩惱。你如今可見到此寶?你若把它當了,你的吃用都不須愁了。

0

這是甚麼意思?佛讓我們發成佛之心,這就是給我們埋下的寶珠,這「衣中珠」是佛法,佛給了我們成佛之法而我們不知道,不知不覺。現在我告訴你甚麼是成佛之法: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聖號就是衣中寶珠,其它的法門我不說,各有各的衣中珠。這裡對參禪的人說兩句,自己的一個思維在念佛,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另外一個思維找是誰在念佛。當你大腦中產生兩個念頭時,這叫有點進步,別高興太早,再調過來讓大腦找誰在念佛,有調過來的功夫是本事,因為你的神識會淨念。當你的內部隔肌跳動,全身的毛孔張開,呼吸停止,膈肌砰砰跳呼吸就停了。而我們的毛孔張開,毛孔呼吸。這不屬於定境。這是科學證知不了的,這是真實的。你繼續往前修,當肚臍周圍跳動,這時我們的脈搏停止,呼吸停止,心髒停止跳動,這時才能進入定境,這才容易入定,定一段時間以後,靈肉能分離。因為靜極生動,我們的神識在極靜的情況下,定的時間長了,靜的時間就長了,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在你的思維當中消失,不生這些。一句佛號都沒有,這樣時間長了,我們的神識才出離。這樣才識得自我,才知道我身體裡有個神識,它才發揮作用,這才叫開悟。認識自我叫開悟,從這以後神識會知道去念佛。神識念佛,思維一念不起,神識會念佛叫淨念,這就有七、八分的把握往生了,再積聚功德,佛會來接引。沒有功德不行,甚麼功德?達到三果的後期發菩提心。一般到這時,得少為足很可怕。上述境界都是對參禪的學佛人所說。修密宗的話和這不是一回事。密宗人打坐的時候,首先是手沒了,頭沒了,化入虛空。自己在靜中身體像一汪清水一樣,沒有這些修行功夫,不知道佛家真富貴,這都是境界上的話。羅漢說佛把衣中珠給了我們,我們卻不知道,實際上和醉漢一樣,資生艱難,財富不足。世間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總和不如自己的人比,得少為足。羅漢說,我們現在才覺悟,我們的資糧欠缺,功德不足,不是究竟涅槃。佛用方便教導我們,必須實得涅槃。甚麼叫實得涅槃?化身成就,真正成佛,不來不去,無所謂來,無所謂去,報身成就,法身成就。佛給五百羅漢授記,說明我們證得羅漢果位,佛也給我們授記。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