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

佛偈:「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也無憂。」

「心境」是流水般經常流動的,一個人的心若是停止,就是失去了本性。

「心」是要經常「動」才可以如流水般清澈,若然心境獃滯不動,就成了一潭渾濁的死水。

人的心境是有固定的姿態和形狀的,只有存在於意識當中的感受作用,而在感受到周圍萬物的變遷而轉動心境,也就是「心的流轉」。

「隨流認得性」的意思就是因為人生的煩惱,從而啓發出悟道之心。人性中的欲、美、愛、無明為「主流」,若不能對它們有深切的了解,便會引起心的流動,而由於心的流動便會產生意念的執著;反之,若能了解種種煩惱只是「自找」,而壓力也是「自己制造出來」的真理,就能夠「隨水流而不任其流,也就可以做到「無喜也無憂」了。

流水是無心地流動,人若能使心境做到「無心的流動」,就能達到「幽」的境界。

任何人的心雖然能夠感受到周邊種種事物,但只限於感覺而已,只要不受身外萬物影嚮,便能保持自己的「本來面目」,這便是禪學中的所謂「無心之境」。

「無心」不是對周邊的事物完全無感覺,但卻不能受到影嚮,以免出現執著。「心」可以「動」卻不能「亂」,「心動」要可以自己控制得到,「心亂」就會反被周邊事物所控制。

人的心境,可以隨波逐流,卻不必特別關註到「流水」的去向,也不必理會「流水」的快慢,只要「心」是自己可以控制得到,隨時可以校正方向,也可以隨時抽身,不再「隨波逐流」,這便是「心隨境轉,轉處為幽」的意思。

心若不隨境轉,便是執著。若要隨境轉,卻不要為其所惑,隨境轉時保持清醒。

3694976343_5a927b7ddc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