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修行得很好而因此心生驕傲,這個「驕傲」就是多餘的成分。你表現得很好沒錯,但你卻把某種多餘的東西加在你的表現上,你應該丟掉那些多餘的東西。
修行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正確的努力。朝正確方向所做的正確努力,是不可少的。如果你的努力指向不正確的方向,尤其是你也沒覺察到的話,你就會白忙一場。修行時,我們的努力方向應該從「有所成」轉向「無所成」。
不以追求結果為目的
通常在做一件事情時,我們都是想要成就些甚麼,得到些甚麼結果。而所謂「從有所成轉向無所成」,則意味著我們的努力不應該以追求結果為目的。如果你以「無所成」的心態去做一件事,它就會包含正面的素質。相反的,如果你投人一些特殊努力去做一件事,它就會多出一些不必要的、多餘的成分。
你應該丟棄多餘的成分。比方說,如果你修行得很好而因此心生驕傲,這個「驕傲」就是多餘的成分。你表現得很好沒錯,但你卻把某種多餘的東西加在你的表現上,你應該丟掉那些多餘的東西。這一點非常重要,但是我們往往不夠精細,也不了解這一點,以至於讓自己的修行走向錯誤的方向。
不知道自己犯了錯,就會犯更多錯
因為我們全犯了同一個錯,所以不了解自己是在犯錯,因為不了解這一點,我們就會犯更多的錯。我們為自己制造了各種麻煩,這一類不好的努力稱為「法縛」。你被某些錯誤的修行觀念纏住了,走不出來。當你被卷入某些二元觀念,就表示你的修行並不清淨。
所謂「清淨」,不是指擦拭某樣東西,使其從不幹淨變回幹淨。所謂「清淨」,指的只是讓事物「如其所如」。
當有多餘的東西加到其上面,它就不再清淨。當某樣東西變為二元,它就不清淨。如果你認定「坐禪」可以讓你得到些甚麼,你的修行就已經不清淨了。
「修行可以帶來開悟」這句話並無任何不妥,但我們不應該被這語句本身所囿限,不應該被它污染。如果你在坐禪,就只管坐禪,如果開悟來到,就只管讓它來。我們不應該執著於得到開悟,哪怕你察覺不到,但坐禪的本質#、是存在於你的坐禪之中,所以不要去想你也許可以從坐禪中得到甚麼。只管打坐就夠,坐禪的本質會表現出它自己,而你也會得到它。
有人問我,何謂不抱持計較心理的坐禪?而哪一種努力又是這種修行的先決條件?那一種努力就是:「把多餘的東西從我們修行中除去。」如果有多餘的觀念闖進來,你應該制止它,你應該讓修行保持清淨。這是我們的努力要指向的目標。



















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