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罣礙
心無罣礙這四字是從《心經》裡來的,《心經》上說: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湼槃。首先來看看什麼是罣礙?心為何有罣礙?

心無罣礙這四字是從《心經》裡來的,《心經》上說: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湼槃。首先來看看什麼是罣礙?心為何有罣礙?
根據「辭海」的解釋,「福」是吉祥如意的意思。每年過年的時候,後學發現有很多人都喜歡有「福」字的月曆。為什麼呢?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福氣能降臨在自己的身上。。。。
唐朝德山禪師畢生精研《金剛經》,並將其研讀心得匯集成《金龍書抄》一書。。。
「止於至善」是出自《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依據朱熹在《大學》的序文。。。
同樣是「人」,為什麼有的人天生聰明,家世顯赫,富貴到老;有的人則是終其一生努力奮鬥,到頭來還是潦倒以終?請問大家,人的貧富貴賤、窮通有無,到底是由誰來主宰的呢?
達本還原,是回還本來面目,復回原來不昧的靈性。達到至善的境地,也可說是由後天返先天。。。
自從降落紅塵不知不覺中被外在的環境所薰染,物慾所矇蔽,被世俗的七情六慾所困擾,使原本清純的。。。
釋迦牟尼佛有四種渡化眾生的方法,稱為「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用這四種方法來攝受眾生。。。
光明心地就是光明我們的自性本心,首要在行。我們的自性本是光明,為何又要去光明它呢?台灣以前總統蔣經國先生:「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雁盡迷巢。」黃昏了,雁子要回家。。。
《道德經》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有人身,就有七情六慾,就會感應外境之事物。。。
觀是看的意思,道是方法。心有兩種,有形的心和無形的心。有形的心就是我們感覺得到的。。。
能忍自安,能忍一時之氣,則會平安無事,會平安的度過難關。反之,忍不了則會惹麻煩,會大禍。。。
涵容養德是涵養我們的肚量,慈悲心,使我們自己更能包容、更能寬恕、更能容納別人。。。
小時候,後學常常聽到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賜,愛是….」。後學歌詞已經記不得了。只覺得愛是可以有很多種定義。相信各位前賢對愛的解釋也不同。。。
人憑著知識過生活,常欠缺清明的智慧,因此待人接物,滿心煩惱,也無法分辨人我是非。。。
為什麼要改變命運,因為命不好。我們來看看命可不可以改,有本書叫《了凡四訓》,作者叫了凡。。。
龍天表:在求道的儀式當中,所燒的那張表文,叫做龍天表。表文升天,天榜掛號。。。
中國天文學大事記中記載在《尚書‧堯典》已有年、月、日、旬、四季、閏月的概念。。。
任何宗教都有他修持的法門,佛教有它的清規跟戒律,基督教有它那一種禱告的虔誠。。。
人生是一連串歲月的累積,如何開創生命無盡的價值?展現生命內在的意義而創造出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