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應不應該化太歲

到了年底,大家都希望有個好的彩頭,大家都希望有個好的開始,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中都平平安安,這種心態是人都會有。但是大家一定要分清方法,切莫被騙了。最近流行最火的就是某些化煞錦囊,大家也許會感覺掛個錦囊,可以避免太歲,其實大錯特錯。為甚麼呢?

第一、自古畫符,皆是一人一符,畫符有複雜程序,需要觀想,需要一筆畫成,且符的作用也不一樣,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用同一種符。古代的畫符是這樣,並非今天想的這樣,如此的加單,可以批量印刷。批量印刷的符,根本沒有作用,根本是低級的商業炒作。

第二、所謂的太歲,一般而言指兩種。一種是肉靈芝,這種藥《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中都會有記載,藥效類似於靈芝。第二種是指神,太歲是神的頭領,是煞星的頭領,若是流年遇到太歲,就會有不吉利的說法。所以古人講究避太歲,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第三、從根本上來說,若是真的流年不利,遇見高道(必須是戒行丹術較好的道士),運用道教的法術,或者法事,幫助解除太歲,會有一些效果,但前提是必須順應天命,不可以違背天命。

第四、平常而論,太歲是神,凡夫運用一些小的術數,就想避而不見,是一種人的癡心妄想。若以此理論去推敲,人人都運用此術數生活,則人世間就不會有災厄。但事實是,術數不可能發揮其全部效果,有些人運用術數根本是人為的癡心妄想,根本目的是賺取錢財。還是那句老話,術數不可違背天意,術數必須順從天意。何為天意,善者天護佑,惡者天懲罰。

第五、從佛教的角度看太歲與流年,人生活在世間上,在人與人組成的社會群體中生活,主觀的心態始終受著環境的制約,故心不得自在。心的不得自在,不然會有善惡諸事的感受。善惡諸事的感受,皆是前一世業因的延續。若想改變善惡狀態,必須從心處去下工夫。

第六、佛教中認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若能改變心地,用善的行為去服務社會與家人,則命運漸漸也會改變。改變命運很簡單,可以修藥師法門,可內念誦「那摩藥師如來」名號,外修十善,放生,五戒,素食等行為,平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再祈求藥師如來加被,虔誠的作願:「願藥師如來加持,願所修善業,皆悉回向。願罪業消除,善業增長。願身心康泰,所求如願」。如此修行,不僅可以改變命運,還可以漸修菩提資糧。運用佛教的修行方法去化解太歲,尤其是藥師法門中的法門,最為徹底。

文:蓮心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