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了。盡管雪花兒漫天起舞,又大又美,但仍是帶著春的氣息,拂面不寒。
登上壇城的臺階,人未至,高亢的瑪尼聲撲面而來,聽那特殊的調子,一定又有亡者在。拾級而上,果然。
清晨的壇城上,總會有一些虔誠的藏人,將家中的亡人運來轉繞著名的喇榮金剛薩埵大幻化網壇城。壇城的設計和金剛薩埵佛真實的壇城無二。這是法王如意寶的恩德,諸佛的慈悲。壇城上除了肉眼能見的文武百尊聖像,在這城牆裡更是伏藏著許多法王如意寶掘取的伏藏品、諸佛和傳承祖師們的聖物。
只要能找到一輛車,哪怕幾百上千裡,藏人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帶他們故去的親人來這裡做最後的朝聖,請聖者喇嘛超度;供僧;轉繞壇城,做此生最後的淨障;然後送往屍陀林,做此生最後的也是最徹底的大布施。
每天都有,或一或多。小面包車上下來一行人,他們是為亡者送行的親屬,通常其中還會有一兩位出家人。他們將亡人包裹成坐姿的樣子,輪流或背或抱或抬,盡心盡力,按傳統,也是按親人的遺願,代之做最後的善行。他們質樸、真誠、安靜,沒有一個人哭泣,甚至連悲痛的面容也不明顯,更何況嚎啕。因為他們相信,努力做的這些善法會帶給亡人最大的安慰,最好的歸宿,而不是眼淚。
而所有「遇見」亡者的人們,都會助念一聲嚮亮的瑪尼,送一程。高亢婉轉的音調,深情卻並不悽慘,聲聲回應著樸實的虔誠。心不經意間被觸動,淚欲湧。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您是死者最後的依怙。「所有僧人,是生者的依托,是死者的呼援,因此必須治療自心的疾病……」卑劣如我,甚麼時候能如您一樣?
一個健壯的康巴漢子,背著的是他的尼師母親嗎?一個法衣包裹著的瘦小遺體,淺黃色的戒衣,大紅的法輪如此奪目。有一種深深的同類感,同體感,熱流暗湧。有一天,我也會身披神聖的法衣而去嗎?那時,是怎樣的方式?是否向著向往的方向?
藏人有幸,即使迢迢千裡,也還是可以來聖地處理自己的身後事。而我們這些外來的求法者,縱然想死在喇榮,都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夢。
壇城上,每天都上演的生死無常,是如此的平淡且震撼。人生的大戲如何落幕,全在自己手中,而這個大結局的時刻,並不遙遠,它隨時待命降臨。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我遠方的親人們,雖血脈相連,卻是道不同而習相遠。如今,你們可知,死亡,不相信眼淚?
文:邱陽旺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