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時期,在舍衞城裡有一位年青的比丘去找一位長老比丘住在一起,這位長老比丘是他的舅舅。
住了不久,年青的比丘生起了還俗的念頭。這一天,他正在服侍著長老比丘,內心想著:
「還俗後,我就賣掉衣物買一只母羊,接著母羊生了許多只小羊,不久就存有足夠的錢可以娶妻生子。然後,我就駕著車,帶著太太和兒子來看舅舅。途中,我想抱著兒子一起來駕車,太太卻說:不可以!要專心的駕車。我堅持把兒子拉過來,在拉扯之間,兒子掉下車子,給車輪輾過了。我非常生氣,就拿起木條打太太,太太立刻閃到一邊去。….」
當時這位年青的比丘正在用扇子替舅舅搧涼,由於胡思亂想就把扇子打在長老比丘的頭上。這位長老比丘有「他心通」,知道年青比丘的心念,就叫道:
「你自己打不到老婆,怎麼來打舅舅?」
年青比丘不好意思,就跟他舅舅到佛陀那兒。佛院說:
「人們的心到處亂跑,甚至跑到非常遙遠的地方。要努力調伏自己的心,從貪瞋癡的煩惱魔中,解脫出來。」
聽了佛陀的開示,這位年青比丘好好地收攝心思,不久就證得了預流果的果位。
因此,在禪修時以及平常時,都要一直保持覺性,不要胡思亂想,要好好的活在當下,一直覺知自己的動作,能夠如此,目的地就不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