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如來佛祖把弟子們叫到法堂前,問道:「你們說說,你們天天托缽乞食,究竟是為了甚麼?」
「世尊,這是為了滋養身體,保全生命啊。」弟子們幾乎不假思索。
「那麼,肉體生命到底能維持多久?」佛祖接著問。
「有情眾生的生命平均起來大約有幾十年吧。」一個弟子迫不及待地回答。
「你並沒有明白生命的真相到底是甚麼。」佛祖聽後搖了搖頭。
另外一個弟子想了想又說:「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間,春夏萌發,秋冬凋零。」
佛祖還是笑著搖了搖頭:「你覺察到了生命的短暫,但只是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
「世尊,我想起來了,人的生命在於飲食間,所以才要托缽乞食呀!」又一個弟子一臉欣喜地答道。
「不對,不對。人活著不只是為了乞食呀!」佛祖又加以否定。
弟子們面面相覷,一臉茫然,又都在思索另外的答案。這時一個燒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說道:「依我看,人的生命恐怕是在一呼一吸之間吧!」佛祖聽後連連點頭微笑。
故事中各位弟子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人性側面。人是惜命的,希望生命能夠長久,才會有那麼多的帝王將相苦練長生之道,卻無法改變生命是短暫的這一事實;人是有貪欲的,又是有惰性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鳥為食亡」的悲劇發生;而人又是向上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只爭朝夕」,從不松懈,卻身心俱疲的生活。
這些弟子看到的都只是生命的表象,而燒火的小弟子的徹悟,卻在常人之上。人之一生,猶如一呼一吸,生和死,只是瞬間的轉化。天地造化賦予人一個生命的形體,讓我們勞碌度過一生,到了生命的最後才讓人休息,而死亡就是最後的安頓,這就是人一生的描述。世間的痛苦與幸福,都不過是生命的衍生。倘若沒有了生命,便沒有痛苦,幸福也無從談起。
生命之旅,即使短如小花,也應當珍惜這僅有的一次生存的權利。生命是虛無而又短暫的,它在於一呼一吸之間,如流水般消逝,永遠不複回。要讓生命更精彩,我們理應在有限的時間裡,綻放幸福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