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個沙漏,切莫讓幸福隨它一起流逝

明朝有人叫袁了凡,曾經遇到一個算命很準的人,算他未來的事情一一應驗。於是袁了凡就有了一種「順天應命」的人生態度,認為一切都是註定的。

有一年,他去拜訪一位名叫雲穀的禪師。雲穀禪師對他說,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修養內心,增進品德,就可以改變命運,並引經典作為證明。

袁了凡告訴禪師,按算命的說法,他自己考不上進士,而且沒有兒子。

雲穀禪師問:「你自己想想,你能考上進士嗎?應該有兒子嗎?」

袁了凡想了很久,說「不應該」,並承認他自己性格上有很多缺點,性格急躁,心胸不開闊,不能容人。有時還仗著聰明來壓別人,任性,說話不註意,以及脾氣不好,冷漠,說話多,喜歡喝酒,喜歡徹夜常玩,不保養身體等。他認為這都說明自己德行不夠,所以不應該有福氣。

雲穀禪師說:「孔先生算你不登料第,不生兒於,這是天作之孽,是你前世所作的業報,是可以違反它、改造它的。你只要盡力去作善事,多積陰德,這是自己所作之福,哪裡自己會得不到享受呢?《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周書》也說:『無命無常,修德為要。』這不是古人欺人的話。所有幸福都是自己可以求得的。若是說,禍福是天所掌握,是天所註定的,這只是世俗淺識人的言論了。」

袁了凡相信雲穀禪師的話,在佛前進行了懺悔,袁了凡的號原叫學海,從這一天起就改號了凡。因明「了」立命的道理,不願再落「凡」的窠臼了。並且表露心願,發誓要做三千件善事,以報答天地祖宗。雲穀禪師給他一個「功過格」,讓他每天記錄自己做過的事情。

從那天起,袁了凡每天都提醒著自己。感覺生活和過去不同了,過去是放任自己,而現在是時時警覺。

多年以後,袁了凡不僅兒孫滿堂,而且功名滿滿,是历史上少有的「文理全才」。

不要讓「順應天命」成為懶惰的借口。生活中,有多少人碌碌無為地度過了,在短暫的一生中,幹著不該幹的事,來不及把自己的能量充分地發揮出來,這就是在蹉跎光陰,就是在虛擲生命,就是在偷竊幸福。你本來可以衣食無憂,可是你不去盡力,最終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整日為了生存而忙碌,哪有時間去品味幸福;你本來可以兒孫繞膝,可是你去不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於是,親人們逐漸遠去,你也只能在回憶裡體味那些似有似無的幸福。

生命承載著幸福。浪費時間,流逝的不僅僅是生命還有幸福,西方有位哲人說過:「自己招來的苦難總是最讓人心痛的。」別讓幸福白白溜走,別讓苦難湮沒幸福,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鐘,就是在珍惜屬於你的幸福。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