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金剛經》
「念」是這樣寫的:今心,此時此地此人此心,當下的心。
當下的心意味著甚麼?
當下的心,就是百分之百地專註於你正在經历的事情。
比如我們練習舉重,先是50斤、60斤,然後到了80斤,試了3次都不行就放下了,你有懊喪嗎?沒有。因為你做了努力,親自嘗試過了,然後發現是你力所不及的,你也就無怨無悔,過得很開心。
但是如果你從來沒試過,只舉到50斤,來個電話就放下了。終因你沒有百分之百的投入,肯定會有些不沮喪,因為那不是今心。所以今心就是你當下的心,當下生命的力量全然投註在每一件事上。
對於物質和欲望的追逐,很容易讓人迷失和異化,所以要隨時讓自己的心停下來,當下,此時此地,百分百地與自己所做的事情融為一體。這在佛法裡叫「心一境性」,就是你的心和當下所處的情境高度的一體,不二,這就是禪定。所以並非閉目打坐才叫禪定,只要你心的力量與當下正在做的事情百分之百地在一起,時時都是禪定。
佛陀在《金剛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提醒我們註意,實質當下也是不可得的,每一個當下立刻就成為過去。所以我們也不可執著於當下,只需單純地、純粹地、全然地面對剎那生滅的每一個生命瞬間,由此而生起一種自由的喜悅,這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一個禪者是步步向生,時時可死的。因為他每一個當下都全體地活在生命之中,他沒有對過去的追緬和悔恨,也沒有對未來的擔憂和牽掛,他的生命是完滿的、全然的,鮮活的、具足的。因為他盡了全力來生活,所以才做得到「步步向生,時時可死」。這八個字把終極價值和現世價值融為一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