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就是惜

20歲時,我曾經被關進監牢,正要赴刑場槍斃時被獄卒放走。40年後,我重返故裡,才知道是學校的一名長工四處借貸,冒著生命危險,偷偷將我贖回。可惜恩人早已往生,無法回報,因此我盡量在物質上酬謝他的家人,聊表寸心。

40年前,王如璋女士為我挨家挨戶推銷不下1000份《人生雜志》及《玉琳國師》,尤其當年佛教還不發達,可說十分難得。30年後,為了報答她當年對佛教文化的一片熱心,我將她迎奉到佛光精舍頤養天年。

前些時日,劉醫師為我檢查身體時語重心長地說道:「我知道出家人對色身不是很註重,但請您想一想有多少人需要您,請為大家保重您的身體。」我聽了以後,心裡十分感動。俗話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我想到世間上,無論是父母親眷、夫妻兒女、兄弟姊妹、朋友同學之間,如果能夠互相「珍惜因緣」,彼此之間的愛必定能夠地久天長。

數十年來走訪世界各地,常聽人歌頌愛的偉大,並且舉出許多西哲名言來詮釋愛為何物。如莎士比亞說:「愛,不是以眼睛去看,而是用心。」雨果說:「愛,是感情的升華,它有如陽光照燿大地,給萬物一股生長的力量,使其欣欣向榮。」弗洛姆說:「愛,是給予,讓對方能夠成長。」

也有人問我:「你覺得愛是甚麼?」在我看來,愛的真諦,是要升華為慈悲,只有一個字可以代表,那就是」「惜」。

世間需要有才之士努力奮起,貢獻所學所能,才能使社會進步。基於這份惜才的理念,過去我曾經資助藍吉富、張曼濤先生赴日留學:在我不斷的鼓勵下,沒有傲人學历的蕭頂順、翁松山如今已是名聞臺灣的建築家、工藝家,苦難畫家李白健、殘疾青年施金輝更是蜚聲國際的藝術名家。我覺得,人生不僅僅只為了拓展自己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能珍惜人才,給予愛護提拔,為社會創造更多幸福的因緣。

說起「緣」,世間上每一樣事情都是互為緣起,相生相成。一切的因緣,無論好壞,都應該善加珍惜。回想年少參學時,一些長輩說我沒有出息,我聽了一點也不懊惱,當下立志發願,一定要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對於他們嚴厲的呵斥批評,我牢記在心,痛下決心改往修來。如今我每次返鄉,必定探視師長,躬自奉禮,感謝他們當年教育之恩。

人不分老少智愚,只要我們肯珍惜因緣,真誠相待,自然會緣緣相系。我童年時曾經飼養過兩只羽毛燒光、只剩下上下喙的小雞。那時我每天耐心地用杯子裝滿穀類,一口一口喂食,並且常常以愛語安慰他們。如是過了一年多,小雞居然沒有夭折,後來長大還能下蛋,真是讓人欣慰極了。

此後,我還養過路上撿來的狗兒、被風吹下地面的雛鳥、從樹上掉下來奄奄一息的松鼠、遭主人遺棄的病鴿,結果都能在悉心照料之下日益長大。我常想:連瀕死的小動物都可以借著些微的愛心存活下來,何況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人更應該珍惜善緣,發揮生命的光與熱,照亮自己的前程,溫暖周圍的世界。

小時候聽到鄰居高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悚然而立,懂得了惜時。少年出家,在經本上看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不禁心頭一震,從此更加愛惜時間。隨著弘法事業的拓展,我益加忙碌,許多人間我:為甚麼要把自己的時間排得這麼緊湊?他們哪裡知道,我恨不得將一個小時當一天來使用,將一天當一年使用,將一期生命視為千生萬劫。與人相約,我不但守時赴會。不浪費別人的時間,而且能在忙碌的行程中善用自己瑣碎的時間,很快地完成一些必須處理的事。遇有會議,我總是將相關單位集中在一地同時會商,一次解決數種問題。

我除了惜時以外,也更惜力。五十年來的弘法生涯,我所遭遇到的譏謗阻難何止萬端,但是我從不把精力耗費在人我是非上。俗語說:「拳頭不隨便揮出,力氣不任意使盡。」唯有愛惜力量,養深積厚,才能蓄勢待發,實現理想,唯有愛惜眾緣,尊重包容,才能群策群力,共成美事。

在諸多力量中,語言往往是最為驚人的利器。我曾經有一段惜言的體驗。年輕時由於自己不知道惜言,不知造了多少口業,在實踐約一年時期的噤語之後發現:不但自己的心識更加清晰敏銳,就是說出來的話語也不同以往。隨著弘法越多,我更深深體悟到唯有字句簡潔、言之有物的說辭才是最成功的講演。所以,若要發揮語言的力量,要不做傷人之語,不說無用之事,用慈悲的愛語化導暴戾的氣氛,用智慧的心語消除貪嗔愚癡。

從惜言再到惜財,金錢的本身無關好壞,所謂「善惡是法,法非善惡」,我覺得惜財之道不在花用多少,而在明智選擇對象、用途。所以,凡是用在佛法上的布施,我罄其所有,而對於沒有意義的花費,我一錢不舍。數年前,我在日本弘法,將一頓飯錢節省下來,買了兩本書帶回佛光山,放在圖書館裡供大家傳閱,自覺樂趣無窮。

世間的財寶不一定要擁有很多才算是富貴之人,只要我們能心胸豁達,視萬物為一體,三千大幹世界盡為我們所享有。行住坐臥,我總是盡量小心翼翼;每次開關門窗時都將動作放得既輕且慢,當肢體碰到椅背桌腳時我會憐惜地為它揉搓撫摸。由於惜物如護己身,因此我用過的東西都特別長壽,即使壞了,也是縫縫補補又幾年。俯視腳下,一雙羅漢鞋一穿就是5年,雖說布面縫了又縫、鞋底補了又補,我始終舍不得丟棄;信徒供養的長衫袈裟,不下數十件,我都一一轉送他人。

愛誠然是偉大的,但如果沒有恆長的憐惜心,愛反而是自私的,是一種占有、一種污染、一種罪惡。中國人很有智慧,將「愛」、「惜」兩個字合成一個詞,於是愛就有了落實的方向,愛就有了無限的生命。所以,愛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要「惜情」;愛護才華橫溢的人,就要cJ隋才」;愛護彼此之間的緣分,就要cJ隋緣」;愛護飛逝的時光,就要「惜時」,愛護自身的力量,就要6J陪力」;愛護尊重的言語,就要sJ陪言」;愛護寶貴的錢財,就要c/隋財」;愛護與我們同體共生的萬物,就要「惜物……

懂得珍惜,才懂得愛!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