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個時代,多數佛教徒都無法讓自己糢仿密勒日巴或者釋迦牟尼,去過一種遠離人群的生活。他們必需面對各種各樣的生活,各種各樣的人,以及各種各樣的打擾,他們把多數時間用來賺取足夠的錢以保證自己具有一種叫做安全感的東西,只把非常少的時間用於修行。這樣的結果就是多數人對佛法了解的不夠徹底,這導致他們會經常產生各種問題。比如他們經常會問「我們是否應該在大便的時候念佛」之類的問題。
當然佛法本身的複雜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因為佛陀經常就同一問題表達不同的觀點,比如佛陀有時候會說:薩達姆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有時候又會說:即使是薩達姆這樣的人,也不是我們拋棄的對象,也應該獲得我們的同情。這讓他的弟子們有時候會感到無所適從,假如他們不是非常了解佛法的話。他們無法確定自己應該採取哪一種態度,因為佛陀曾經開示過不止一種態度。
比如佛陀教導我們要忍耐,但是佛陀也曾經表示過,並不是在所有的事上我們都需要忍耐。有位女士告訴我,她的丈夫在外面擁有數目不明的情人,她對此毫無辦法,她目前所做的最多的就是忍耐,因為她認為這是佛教徒唯一應該做的。
我對她說,假如你的忍耐只是讓對方更加肆無忌憚的制造惡業的話,那麼我很難認為這種忍耐是一種美德。我認為在這種時候我們需要一些其他的方式,我建議她採取一些方法,或者祈請護法對她的丈夫略施小懲,以達到讓他幡然醒悟的效果。在這種時候,忍耐不是佛教徒所需要的,假如你是一個菩薩的話,那麼你更加不可以忍耐,因為你不能看著你身邊的人執迷不悟走向深淵,假如你連你身邊的人都無法擺平,那麼很難想像你可以擺平其他人。
當我們說到忍耐的時候,他指的是假如有人在地鐵上無意間踩了你的腳,你不應該大發雷霆。而不是在你受到某人肆無忌憚的性騷擾的時候,還保持最大的克制。佛教雖然說我們應該隨順眾生,但不表示你應該微笑的接受對方對你進行性騷擾。佛教並不隨順這種行為。當然,這種忍耐有時候可以為你消除業障,但是你不能只顧自己,作為大乘菩薩,你有責任終止別人的不善行為並引導他們成佛。不管他是你的老公還是地鐵上不知名的性騷擾者。
還有一位朋友提到了孝道,我們都知道,佛教是非常強調孝道的,一般來說,世俗菩提心的最初萌發也是經由思維父母的恩惠而產生(勝義菩提心則是證悟空性而自然結果),你很難想像一個對父母沒有絲毫感恩之心的人會擁有菩提心。但是我們要註意的是,孝心並不表現在你在每件事上都對父母唯命是從。有時候我們對父母說不才是真正的孝心體現。
假如孝心表現在我們應該在每件事上都對父母唯命是從的話,我肯定要被認為是非常不孝的人。因為我以前經常強制要求父母不許殺生,當我發現他們所做的菜涉嫌殺生的時候,我會對他們的行為予以最強列的譴責和制裁(我的制裁措施之一就是拒絕吃飯),我會非常激烈的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當這樣的事情發生幾次之後,我們的飯桌上就不再會出現那種不受歡迎的菜,我的父母就慢慢斷除了殺生。
我也不是對父母的每個觀點都表示贊同,當他們的觀點和佛法相違背的時候(這種情況在以前經常出現,因為他們被洗腦了很多年,很難在短時間內扭轉他們的看法)。我會對他們進行思想改造。過程包括解構他們原有的思想,並且在解構的基礎上進行重建。應該說,現在他們已經快被洗腦成為佛教徒了。
作為一個佛教徒,我們對於父母最好的報答就是讓他們獲得究竟的安樂,當然,我們也應該盡力為他們提供獲得暫時的安樂,但是當他們所希望的暫時安樂和佛法產生沖突的時候,當我們確定他們所希望的暫時安樂對他們的壞處多於好處的時候(比如他們希望殺死一條魚並且喝用它的屍體煮成的湯的時候),我們應該予以拒絕並說明拒絕的理由。
假如你缺乏智慧和勇氣的話,你可能不會對父母的任何行為說不,當你的父母希望殺死一條魚的時候,你也會以孝心的借口大開殺戒(事實上這只是一種愚孝),這很糟糕,因為你為你自己和你的父母又制造了一個仇敵,我想我很難認為你是在盡孝道。那條魚也不會輕易原諒你。




















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