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腳跟,以自為洲

人因為受業力的影嚮及對自我的執著,生命中的不安總是有的。但佛法的修行原則卻並不因此就創造一樣東西,作為心靈的避風港或依賴對象。相反地,佛陀反而智慧地向人類指出,人應該自己站起來克服生命中的不安。這在根本佛教中叫「以自為洲」。只有自己能在紛亂與不安中立定腳跟的人,才能不被業力之流沖走,也才能算是有了自己在生死流中的生命之洲。一個人若不能這樣,而只知道在心裡創造涅槃、解脫等避風港以尋找安慰,這種人根本就不能算是修行人,只能算是把生命弄成一灘死水的自囚者,也是真正的逃避者。在這種自我囚禁、自我迷醉的生命中只有怯懦,哪有一點點佛法修行人「自依止,法依止」的道眼和風骨?

image

中國禪宗在早期,的確曾有一段時期是透著根本佛教生命觀的法味的。

石頭希遷禪師就曾說過:「寧可永劫受沉淪,不從諸聖求解脫。」

這一種生命中的豪情,是何等超邁!這就是佛法中真正修行人的大丈夫氣概。也正因為這一種豪情,人們才會尊稱佛陀為「大雄」。可惜的是愈到後代,這一種生命中雄健的豪情就愈沒有了。大多數的修行人,皆是在種種由心所生的避風港中常臥不起。以這種人格來看根本佛教的了生脫死,當然就是霧裡看花,愈看愈花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