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到圖書館,會看見許多書籍,你會發現人類的知識是如此寬廣浩瀚,幾乎不可能研究殆盡。現在某人將登上月球(此篇開示於1969年7月20日,是阿波羅二號登月之日)。實際上,我不知道我們是如何登上月球的,或者若有人抵達那裡,我們將有怎樣的感受,對我而言,那並不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
我想談一談登月之旅,但我尚未有太多時間去研究它。今天或明天我遇見的人們,或許要對登陸月球大談一番,仿佛他們知道所有的細節。如果我聽見他們的對話,而其內容剛好不甚有趣的話,我或許會不大敬重他們呢!
第一個抵達月球的人,也許對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但我不認為他是一個英雄。我不知道你覺得如何,我自己不是這麼想的。電視上,在一段時間裡,他看起來像一個偉大的英雄,因為他所達成的任務而受到英雄式的對待。如果我們仔細思索這個景況,我們即刻明白禪修的重要性。與其在課題的世界中尋覓些許成功,我們應努力於更深刻的經驗生命的每一當下,那是坐禪的目標。
……如果有人說,這是月球上的岩石,你一定會興味盎然。事實上,我不覺得地球上的岩石和月球的上的岩石有很大的區別,即使你到火星,我想你將發現類似的石頭。這一點我相當確定。所以加入你想要發現一切有趣的事物,與其如登月般地在宇宙間飛躍,不如在每一當下享受你的生命,觀察你所擁有的一切,真實的活在你的環境之中。
……我們人類總是到處跳躍不定,忽略許許多多有趣的事物。我們到月球或者更遠的地方旅行,那其實相當愚昧,如果你駐留於一個地方,你可以徹底而完全地享受你的生命,而那是更為人性化的活法。
我不大確定的是,登陸月球是否對人類而言是最好的方向。我不知道我們在做的是甚麼。當我們發現坐禪的真實精神,便真正發現到作為人類的生活方式。換句話說,我們不再被事物或某些特定的觀點所愚弄。
道元禪師起先拒絕了天皇禦賜、象徵榮譽的紫袍。他再度拒絕後,天皇說你一定得收下。最後他收下了袍子,但從來不穿,他寫信給天皇:我非常感謝你賜的紫袍,可是我不敢穿,因為若是我搭上它,山林裡的鳥兒和猴子可要大大地嘲笑我呢!
在禪修時,有時我們修數息法。你或許以為數呼吸,從一到十,又忘記了所數的數目而從頭數起,感覺有點蠢。若是用電腦來數,就不會有任何錯誤。但其根本的精神是極端重要的。當我們數著每一個數目時,我們發現自己的生命是無限的深邃,如果我們只是用普通的方式來數呼吸,像是在測量從此處到月球的距離那種態度,我們的修行便不具任何意義。
我們以全副的身心來數每一次呼吸,我們以整個宇宙的力量數著每一個數目。所以,當你真正經驗到數息,你將有深刻的感恩之情,比你抵達月亮還來得多。你不會對某事感興趣,只是因為大家認為它有趣,或不理睬某事,只因人們認為它微不足道。
你或許仍然熱衷於新的體驗,就像嬰兒一般。嬰兒對所有的事物,抱持著同樣的基本態度和興趣。如果你觀察她,她總是在享受生命。承認大多數時候被自己先入為主的成見所盤踞,我們沒有完全自這客體的世界中解脫,因為我們並未與這客體的世界合而為一。
事物遷變無常。對常人來說,這是頗為洩氣的事。你不能依賴任何事物,不能擁有任何事物,你會看到不想看到的事,會遇到不喜歡的人。有時你想做些甚麼,卻發現毫無可能,因此你將被事物發展的方向弄得灰心喪志。作為一名佛教徒,你改變你生命的基礎。「諸行無常」是你於此世遭受痛苦挫折的原因。當你改變理解以及生活的方式,便可以在每一刻完全享受你的新生命——事物的消散性正是為甚麼你能享受生命的原因。當你能夠如此修行,你的生命會變得平穩,並具有意義。
所以重點是去改變你對生命的理解,並且以正確的理解來修行。登陸月球或許是偉大的历史性事件,但如我們不改變對生命的理解,它不會具有多少意義,我們需要對生命有更深刻的體會。
我們說或有臨濟禪、曹洞禪、小乘道與大乘道,佛教與基督教等,但是如果你修行任何一個法門,卻以一種如同在宇宙間跳來跳去的方式來修行,它不會有太多的助益。若你對修行有正確的理解,則不論你搭火車、搭飛機,或乘船,都能享受你的旅程。時間不是問題,重點在於享受你的旅程。即使你搭速度較快的飛機,你仍然無法活上一千年,而且不能重複你的生命。同此,你亦無法將自己的生命與其他的生命相比較。
唯一之道,是去享受你的生命,即使當你在修習禪坐,像個蝸牛一樣的數著呼吸時,你可以欣賞享受你的生命,也許比登月之旅還要更愉快些。這是為甚麼我們修禪的原因。你過何種生活並不要緊,最重要的是欣賞享受你的生命而不被事物的外相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