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佛祖心中留」就可以,沒必要非皈依不可。心中有佛很好,也是往昔積累諸多善業的顯現,但這還不夠。皈依是尋求三寶的加持,從六道輪回中獲得解脫。不尋求皈依,就像掉進大海的人不主動尋求救護,無法獲得三寶究竟的加持。
有些修法一定要有傳承才能修持,沒皈依的人不能得到傳法和灌頂,即使求到也不能如理如法地修持。皈依以後再求法,這才如理如法。
印度大成就者阿底峽尊者曾說:皈依的戒體是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的基礎。不具備皈依戒,其他的戒體都無法得到,所以也不能修持相應的法門。佛法包括教法和證法,不實際修持無法實現解脫輪回。
阿底峽尊者是印藏公認的持教大德,也是在藏地開創佛法後弘期的領袖。他到藏地後,在法會上幾乎首先都是宣講皈依,被稱為「皈依班智達」。這樣的大成就者如此重視皈依,可想而知皈依的重要性。
在上師面前按照儀軌受持皈依的戒體,才是真正的皈依。沒皈依的,就算自己平時燒香拜佛、持誦經文,也不真正是佛弟子,只有在皈依後才真正成為諸佛菩薩的弟子。
凡夫的心很不穩定,如果不如法皈依,今天還在拜佛,明天也許就失去對佛法的信心。
當你決定敞開心胸,毫無成見地向佛陀學習解脫之法後,需要在一位具有教法傳承的修行者面前以身體和語言的行為莊重地表達自己的決心。這樣,你的決心將融入無數前輩、同輩及未來學佛者的決心之海,它不再是你一個人的決心,而是無數人共同的決心,並與佛陀的圓滿智慧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