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國王信仰三寶,發心行大布施,就把宮里所有的黃金打碎,然後宣布:凡是修道的人到他這個國家來,個個都可以拿一把黃金!消息傳出之後,遠近交譽,釋迦牟尼佛知道了,一方面歡喜國王有這樣大的發心,行大布施,一方面又惋惜國王只知形相上的金錢布施,而不知根本解決自性真如,所以就化身爲一個修道者,也來化緣。當他從國王面前取了一把黃金後,過了一會兒又放回去,說:「我不要了!」說完就走。
國王覺得奇怪:一把黃金爲數不少,爲甚麼不要呢?就叫住這位修道者,詢問原因。
修道者合十說:「我原是雲水僧,一向逍遙自在的生活,不爲物役,也不受形累。現在拿了一把黃金,蓋房子嫌不夠,藏在身上又不安心,我想想,這把黃金沒有用,還是還給你。」
國王一聽,覺得修道者的話也有道理,就問:「你蓋一棟房子住,要多少黃金才夠?」
修道者一笑:「三把黃金。」
國王想:看在遠道而來的份上,好吧,就賞他三把黃金。修道者得了國王首肯,便拿了三把黃金,作勢離去,然後走著走著又回來了,把黃金一放,嘆氣說:「還是還給你吧,我不要了!」
國王很訝異:「爲甚麼又不要了呢?」
修道者搖搖頭說:「我想,三把黃金是可以蓋房子啦,可是,房子蓋好了,只有我一個人住,如果遇到病痛,就沒有人看護我、照顧我,修道有了疑難,也沒有人同修共參,這就沒意思了。我想:既然要蓋房子,就應該多給幾個人住,要蓋寬敞一點的,這三把黃金恐怕是不夠的,所以,我不要了!」
國王起先覺得這個人有點貪心,後來想想,這人不做自了漢,不自私,能推己及人,倒也還頗可稱道,就問他:「那麽,你到底要多少黃金啊?」
修道者舉起一只手掌,回答:「五把黃金應該夠了!」
國王點頭:「我成全你,你就領五把黃金好了!」這個釋迦牟尼佛化身的修道者也不客氣,伸手取了五把黃金,轉身向國王告辭。可是走了不遠,又慢慢踱了回來,把黃金一倒,說:「我想想不對,五把黃金還是不拿的好,我不要了!」
國王驚愕得站起來,問:「甚麼!五把黃金還不夠嗎?」
修道者屈指數說:「國王啊,這五把黃金能蓋大房子,又能安頓很多人,是不錯啦。不過,這麽多人住在一起,天天要吃飯、穿衣,要付醫藥費、保養費,還要準備意外開銷,這五把黃金只能坐吃山空,實在是不夠的啊!」
這個時候,國王雖然很不高興,但還是按捺著怒氣問:「你究竟要多少才會滿足?」
修道者合十回答:「七把!七把黃金。」
國王馬上答應了:「好吧!你再拿七把,不要再貪心不足了!」
修道者兜了七把黃金,稍一猶豫,又立刻通通放下來,搖頭說:「不!不!我還是不要了!」
國王終於發怒了,霍的一聲站起身來,氣沖沖的指責:「豈有此理!難道你要我把所有的黃金都給你嗎?哼!」
修道者臉色一整,端莊的答道:「國王呵,不要生氣,
你即使將所有的黃金悉數給我,我也不要!」
國王聽了,勃然大怒:「那你要甚麼?說!」
修道者面含微笑,緩緩吐露:「把所有的黃金都給我,讓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能供養道友,有甚麼用?我心里的食衣住行還是無法解決,我心里的道友還是養不活呀!」
國王一聽,甚麼?心理上也有衣食住行?心里也有道侶?不覺奇怪的問:「那你告訴我:你心里要吃甚麼?穿甚麼?住在甚麼地方?」
修道者靜靜開示說:「身體穿上衣服,才顯得莊嚴,心要由道德、慈悲的衣服來莊嚴;身體靠吃飯食菜來維持,而這個心要以真理、佛法、禪悅爲食;身體要住房子,心也要住房子,要住在永恆的真理里面,住在不生不死的地方。」
修道者看國王聽得出神了,才繼續說完:「身體需要同參的照顧,心也需要共修的道友:無顛倒,無癡妄,無系縛,無一切執染,自然近道。」
國王聽後,深深感覺到:的確不錯,一個人的錢再多,也不過養了個早晚腐爛的臭皮囊罷了,對自己本有的永恆的道心是照顧不到的。人,不僅要修身,更要修心。



















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