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活佛慈訓
迷人不醒戀聲色,南柯一夢昧性天
總為食穿而忙碌,名利恩愛段看穿
熙來攘往心意亂,背覺合塵六萬年
生生死死無了日,空過一生會可憐
目睹此景心痛斷,賢徒賢徒莫迷漣
當知此時非昔日,劫煞遍地怎安然
風捲塵沙滄茫無涯,靜眼觀來何處故家
寸心迷茫隨波逐下,身經萬年難將自拔
忽聞西方異蓮盛大,有緣佛子可證萬八
慈航渡世明師點化,言古玄牝本來高雅
光瑩剔透此寶無價,不賣專送但憑誠加
誓宣燃燈闡釋真人,頓悟常頌無字經華
至理無上道貫古聖,詩篇讚佩猶未盡達
望眾積極益發慈良,美範民瞻青史可察
一股作氣群策群力,名標天榜在今一剎
共登覺路永斷牽罣,如鶴間情自由瀟灑
如果只從經典中去了解你修什麼道,那修上一年、二年、三年,都可能原封不動站在原位不進步。比如你做小醜,別人看見就會開心、快樂。但可惜你保持了形象,穿著漂亮的大禮服,就不能配當小醜了。其實,你應慢慢的去用你的心,解開別人的心,讓大家都快樂!
人一生即使你做了很多事情,終究只留下你的一個名字在人們心目中而已。就算你很會賺錢,很會裝飾你的房子,在人們的心中,也留不住什麼。所以,人人最重要的是做什麼?你們年輕人,最重要的是做什麼?(立德、立言、立功一這些做好就好了。不過有一句話,青春不要留白,將你的色彩留在人間,將你的色彩塗滿這一片天空。聖賢仙佛不是怎樣超越別人,只是她不會將這一片天空留白,而會將它塗滿。你們年輕人,如何在你這一片天空,用你的畫筆把你的天空畫出一片美麗,一片絢爛給大家看?所以青春不要留白
「我」分大我及小我,何謂大我?大我就是大多數,站在這個角度可以這麼講,那其他角度不也是另一種說法。每個人的環境不同,思想亦有別,若只為自己著想,這樣就太自私了。大我之前,我們要放棄小我。當要表現自我的時候呢?就要好好去做,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要只看到自己,如果只為自己,便是逆天。
逆天是一念之叛啊!
為什麼菩薩和仙佛永遠留在人的心中?因為她的心永遠牽掛著眾生:水遠牽掛你們大家,所以她的心才隨著你們應變。你們快樂的時候,地也知道你們怏樂:你們悲傷的時候,牠也能夠了解,瞭如指掌。所以只要你關心一個人,你都能夠時時刻刻知道他的一舉一動。你自己的小孩生病你知道,別人的小孩你不知道,這是你的心掛在你自己的小孩,你的心沒有掛在那個小孩,所以他生病你不知道,自己的小孩生病你就曉得。
若你的心時時刻刻查尋仙佛在做什麼,那你也是跟著仙佛一樣。仙佛是做什麼事情才成仙佛,你時時刻刻去體會、去觀察、去糢擬,那你才能成仙成佛。可是也要你自己去做,親身力行那才可能,要不然坐著呢,你想成佛,一直唸著我想成佛,坐一輩子,坐到骨頭爛了也是一樣。
今天﹒要你們明白的,就是要你們知道你走的路對不對?做的事值不值得?有否昧了自己的天理良心?活了幾十年,有沒有幫助人家,濟渡眾生?小小的善事有沒有真心去做?還是只圖個功德?這一點都要清楚,不然任你做萬千還是人世間空走一回。
在人間要有大志向,大志氣,不要為一點小事爭得你死我活,把你的人生目標定得太低,為師要你重新定立你的目標,學習聖賢仙佛他們的志向你的志向是大的,中的,還是小的?你以為舒舒服服的過個幾年,以後一定舒服嗎?那可不一定,活的過今天不要想明天,什麼事很難說,想躲想逃,逃不掉的,有沒有看過年紀很小就回去的;生病、車禍回去的?各式各樣,二十歲、三十、四十……不一定,要活幾年能控制嗎?但至少現在我們都還活著,還當人,更慶幸的是都入了佛門,為濟公的徒兒。
為師希望徒兒都能把握今天,把握當下,活在人世間,做個頂天立地的人,做對這世間有貢獻的事。徒兒能不能做到–只要有你們,世界上永遠都有溫暖,只要有你們就能夠散播愛、散播熱、散播光芒。所以你不只是蠟燭,你也是光芒,你也是太陽,所以要好好的把你的愛心,你的熱能,你的朝氣帶出來,好好的發揮你自己,把你自己真正的發揮到最極點,留下一些絢爛的色彩給後世的人歌頌,給後世的人景仰我們,好嗎?
在這凡塵之中,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我們都認識他們,因為他們的精神不朽,因為他們都能夠捨棄榮華富貴。為什麼他們能成佛、不朽?因為他們曉得什麼是實在的東西。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一段路,我們的祖父,只有自己家人知道他的一生,因為他所付出的只有在家裡,他在家鄉所留下來的精神,並不普遍,而每個人都曉得祭拜觀世音菩薩,因為他為眾生、救眾生
現在不是自掃門前雪的時候喔!我們當要雪中送炭不是嗎?看見眾生沈溺在苦海之中可不可憐?朝忙夕忙所為者何,想過沒有?
說你們是個佛,你們還要吃別人的靈性、肉體。一隻鴨、一隻狗,都有靈性,是不是啊?吃別人得要還別人。佛那有這樣子啊?佛是救世救人的,是不是?佛要能夠犧牲自己,像蠟燭一樣,照亮別人,照亮這個黑暗的人心。所以人要學佛,就要懂得犧牲自己一切不好的習慣,懂嗎?要修到不是人,別人才會叫你是佛
有時候人要當小醜,當小醜別人就快樂多了,自己不願意當小醜,每天都繃著臉,這樣有何意義?為師希望你們除了當小醜以外,還要去除心中的自我形相、外表的形相。為師今天來這裡當小醜,就是要讓你們快樂,你們也讓別人開開心,自己犧牲點,不要太重視自己的形相,別人就開心了為人處事要踏實要低心下氣,這樣才不會與人有距離感,將自己所體會的分享給大家,讓人生命更有泉源,這也是樂的一種。
人要將心比心,你們將心比心則能捨己為人,有人說人難免自私,人會自私但神不會自私。只要想到為眾生,為人家好,即可成神。
上天對待你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但看你們用什麼心對自己、對別人、對上天dd今日所賺的錢可以積,但無形之財也是可以積,那就是自己的功德,濟世救人就有功德。
你想要上天給你多少,你就要付出多少。為師希望你們積財在理天,常常說我要賺大錢,我要賺多少錢,但是為師希望你們賺的那個錢能夠寄在天上,那個錢就是「功德」。
奉獻只是一顆真心,而不是物質所能代表的。有人問老師,什麼才是真正的佈施?有的人說平常賺十塊錢,就佈施一塊錢;有的人從來就沒有看到過十塊錢,根本賺不到十塊錢,他今天賺到一塊錢,他看到有人有難了,他就奉獻這一塊錢。你看仙佛會喜歡哪一個?(後者)為什麼?(後者有奉獻的心),他把所有的奉獻出去,這才是真正的奉獻。
人與佛不同之處就在這裡:「佛」做任何事都無所求,「人」做了什麼,就想得到什麼代價,都有所求勿吝惜付出,況且教學可以相長,聖業亦復如是要知而行之,時常體天之心為己心,時時刻刻忠於老天,忠於眾生。將你的滿腔熱誠,送給世間所有的人。
以你的愛心灌溉一些需要施給的人。將你的人生給予最豐富的內涵。本來你們的涵養只有如那個小茶杯大,然後現在慢慢的增加,像碗那樣大,然後再慢慢像大碗那麼大,大到最後像什麼?太平洋那麼大。要像太平洋那麼大,就應該把你貪、瞋、癡、愛無所不有的一大堆,慢慢的修,慢慢的去除,我們說要修得像太平洋那麼大,能不能有「角」的存在?所以你們要拿著機器,慢慢地磨!慢慢地削!這邊削掉了,就從那邊削掉,角通通削掉了!就變成一個又圓又大又光亮的圓陀自性好不好?
(師問老菩薩一現在日子過得如何,有沒有病痛?是不是只求仙佛治一治自己的病痛?有沒有想過別人的病痛,需要自己一臂來助?發一個小小的善念,渡他來求道,那你就功德無量,不要說人老了,等著回去天堂,該你的日子若還長,你就為天做點事吧!
修道不要只修表面,而不去關心別人,不去幫忙別人,你們常說「認理修真一,結果,心裡籠單一團愈來愈多的霧氣,念修愈不真。比如,有人說吃素好,但他的嘴吧還是在吃肉,說而不做,那修什麼道?修道不憑嘴巴講的「口說道」,而是真正要行出來的道。
凡事要多替別人著想。念念可以相轉。不要想別人怎麼都沒替你著想,其實是你自己未替別人著想。
修道人可以不問人情世故如何,但是這一顆慈悲之心,這一顆熱誠之心,不能冷卻斷掉,懂嗎?
感謝老中賜給我們這個機會,賜給我們這個肉體,為師也是沾到老中的光,受了老中的奉派,所以為師也是沾了你們的光,你們也跟為師鬧夠、笑夠了是不是啊!其實微笑也是一種布施啊!博君一笑也是一種布施,那為師今天不曉得做了多少布施的功德了!
徒兒有自己的責任要做,更要有遠大抱負。徒兒不要隨隨便便的,自己要激勵自己,不要辜負老師的期望,徙兒有淚要用在眾生身上,為師有淚,用在徒兒們身上,徒兒再將為師的淚用在所有人身上。
人要時時刻刻活在感恩與祝福之中,才能體會到天、地對我們賜了多大的恩惠,「我」在這天地之中是多麼的重要!任何時刻只要你活著,你就要想到別人死了,我還活著;當我吃飯時,我也祝福別人都能吃到一碗飯,時時刻刻活在感恩與祝福的人,就有福了。
修道是修我們大家的心,大家的身,一個群眾,一個團體,個個圓滿,不是只修你個人而已。自己顧自己的時候,這就是亂的時候,將漸走入滅亡。所以漸走入滅亡的時候,就是自私自利的時候。今天大公無私的時候,就是慢慢的又回昇和平的時候,你們希望回昇還是滅亡?
所以一切心眼看你自己;一切想法看你自己:一切選擇更看你自己大家抱定此身不在物質求享受,不在恩愛中追求,要突破一些感情的事,把你的真感情貢獻給眾生,將你的慈心利益眾人,將你的時間奉獻於眾人我們大家都是刻苦耐勞的人,我們修道,辦道都遇到很多挫折,無計其數的挫折,雖然現在人家不了解你,但是你的心與老師常相左右,你要想老師在你左右,會聽你們訴心語,你們縱然有了滿腹的怨氣,但不要發出來,要把它沖淡,因為有為師的存在。
所以希望大家都犧牲自己,為世界而奉獻,為世界而犧牲,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因為我一個人能夠讓別人好,能夠讓別人不做壞事,能夠讓別人了脫生死,縱然是受苦也是苦得有甘味。所以說只要是為眾生而賣命,我相信我的好徒弟們個個都會很誠意去做。
我們為人類作無限的奉獻,不只是現在,希望我們做下的那一點點,也能警醒後人,也朝向我們的目標去做,這就是無限的奉獻,然而我們不求人家的利益,也不求回報,這才算是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