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條必懂的處世哲理

1.對於任何一件事情,去做了並不一定就能改變甚麼,但,不去做就甚麼也改變不了。

2.做人要有兩知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3.課堂是培育生命質量的場所,僅是借助文字和符號展現而已。課堂環節的設計與操作要有一定彈性,留給學生思維喘息的機會。

4.當我們堅信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筆財富時,我們就不會放棄發掘的願望。每一筆被發覺出來的財富都會呈現不一樣的美麗。

5.交友圈要慎選:「跟隨大官地位升,跟隨老板錢袋豐,跟隨賭徒壘長城,跟隨小販賣大蔥。

6.一個人的成熟與否,不是出口成章,說出許多深刻的道理,而是待人接物讓人舒服,並且不卑不亢。讓人成熟的是歲月,更是經历,最不可缺的是行走中的思考反思。

7.所有問題的起點,是自己一懶二拖三不讀書,偏偏還想得太多。

8.心理學家總結四種情商的結局:有能力有脾氣的人——懷才不遇;有能力沒脾氣的人——春風得意;沒能力有脾氣的人——一事無成;沒能力沒脾氣的人——貴人相助。

9.為甚麼有些人總是有意見?不是不公正,不是不正確,而是沒得到偏袒和偏向。

10.當我們用一個手指在指點別人的時候,別忘了還有三個手指正指向我們自己。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