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緣起法則可說是一樣非常「現實」的東西,因為它講的就是現實現象本身。當一切因緣具足的時候,你一定要那個現象不發生也很難。但若有一個因緣不夠,你就是用盡力氣,絞盡腦汁,也沒有辦法令一件條件不夠的事發生。

故講中道就要講智慧。由智慧去認清事實後再決定方法、程序、步驟及程度。以緣起法則而言,人不管要達成任何目的,解決任何問題,均須講究方法、程序、步驟及程度。佛法是有「科學性」的宗教,而不只是一種假想;也是一個極實際的人生態度。因為任何一個身或心的行動均來自對現實的觀察與了解,也因為一切均不離開現實,故佛教當然應是太虛大師及印順法師所提倡的「人生佛教」及「人間佛教」,而不是遁世的山林主義思想或玄學。

人如果沒有智慧而不能看出事情的真相,所做的事及所說的話就不能把握要點,也就容易落入對事情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二邊」之中。而越是有智慧的人就會對真相看得越深,越全面,講的話及作的決定就會在程度上拿捏得更為適當。故真正懂緣起中道的人,會覺得佛法是一種生活的藝術,做任何事都會覺得有空間,有餘地而又有妙趣。

故中道就是在對緣起法則有如此進一步的體認後而產生的思想。它並不是與現實相妥協,也不是沒有目標與立場,而是在充分認識與了解現實後,用自己的智慧所作對為達到終極目標最有效益的決定。

懂得中道的人,有理想而不是理想說義者。他們對現實有主張、有看法,但同時也能夠接受現實。他不會為了急於達到自己的理想而做出極端的事,因為他對他所主張的理想了解深入而不存幻想。他會確切知道哪些才是使理想實現之「緣」而去努力,而不會為表面上之榮枯所動。俑知中道是有智慧,而能行中道才是真正的成熟。世上有許多的「急進主義者」,有自己在政治上、學術上或社會改革上的主張。他們的主張許多都是很有道理的,但他們中許多人為了達到自己的主張而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以佛法看這就是沒有智慧,不懂緣起及中道的表現。人不能行中道,也必然就是不成熟,也就是佛法中講的「執著」。

image

中道……成為不僅是一種理論及態度,可供人在作決策時參考應用。它甚至變成在修行中和修行者每一個心念都有關系的一種修行理論與法則。而修行人的修行,幾乎無論在各層次及層面上都有所謂「中道行」。

懂得中道的人一定能「接受自己」。而修行人也只有在能充分接受自己、了解自己之後,才談得上如何去修正自己的行為。人不能接受自己,是沒有智慧,不了解緣起法則的表現,也必然會是修行的障礙。能接受自己的人,腳跟才站得穩,修行才能落實而不僅是幻想。

能接受自己並不代表就滿足於現實,但它至少代表著不逃避,不自欺,也代表了修行人能面對自己缺點的坦誠的人格及勇氣。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