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一絲痕跡

如果你執著於你做過的事情,你就會被自私的觀念所纏縛。我們常常會以為自己做了好事,但實際情形也許並非如此。

坐禪時,我們的心是平靜而相當單純的。但平時,我們的心卻忙碌而複雜,難以專註於手邊的事情。這是因為我們做事情以前會左思右想,而這種思考會留下一些痕跡。我們的活動會被某些先入之見的陰影所籠罩,這些痕跡和陰影使我們的心變得複雜異常。當我們帶著一顆複雜心做事,我們的活動也會變得十分複雜。

別再一心二用!

大多數人做事情時都是一心二用或三用。俗話說:「一石二鳥。」這正是人們常想要做到的。但也正因為他們想要同時抓住許多鳥,結果一只也抓不到!

這種思維方式會在人們從事的活動中投下陰影,這個陰影事實上並非思考本身。當然,我們做事情往往有必要先想一想,但正確的思考是不會留下任何陰影的。會留下痕跡的思考是來自我們相對的、混亂的心。相對心是一顆自我對比於別物的心,也因此是顆畫地自限的心。會制造貪念和留下自身痕跡的,正是這顆「小心」。

如果你的思想在你的活動上留下了痕跡,你就會執著於那個痕跡。例如,你會說:「那是我做的耶!」事實並非如此。回憶時你也許會說,你以某種方式做過某某事,但實際發生的情形並非如此。當你這樣想,就會限制了你曾經有過的實際經驗。如果你執著於你做過的事情,你就會被自私的觀念所纏縛。

別自以為做了好事

我們常常會以為自己做了好事,但實際情形也許並非如此。老年人常常會為自己過去做過的事感到驕傲,但旁人聽到卻覺得好笑,因為他們知道,老人的回憶是片面的。另外,如果老人為自己做過的事感到驕傲,那這驕傲就會給他帶來一些麻煩。反複這樣的回憶愈多次,他的人格就會扭曲得愈來愈厲害,到最後會變成一個相當討人厭的老頑固。這就是一個人在思考裡留下痕跡的例子。

我們不應該忘記做過些甚麼,但卻不該在記憶中留下一個多餘的痕跡。留下痕跡和記憶往事是兩回事。我們有必要記得自己做過些甚麼,但卻不該執著於這些做過的事。我所謂的「執著」正是我們在思考與活動時所留下的痕跡。

為了不留下任何痕跡,我們做任何事情時,就須全副身心都投入去做,應該全神貫註於手邊的事。你應該把事情做得完整,就像一團熊熊的篝火那樣,而不應該當一團煙蒙蒙的火。你應該把自己徹底燒幹淨,如果你不把自己燒幹淨,自我的痕跡就會留在你所做的事情上面。

「參禪」就是一種燒幹淨的活動,除了灰燼外甚麼都不留下,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目的。道元禪師說過:「灰燼不會複燃為柴火。」灰燼是灰燼,灰燼應該完全是灰燼,而柴火應該是柴火。當這樣的活動發生,一個活動就會覆蓋所有的活動。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