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法門

究竟法門

【網絡資源】

世尊講經說法49年,在最末後一刻卻說他沒有講過任何一個佛法。因為一切文字般若終究是文字般若。就連自性般若的邊都摸不到,如同道家所說: 道如果可以說可以寫下來可以紀錄下來那就不是道。同理佛法如果可以說可以寫可以紀錄下來那就並非佛法。同理自然科學的物理頂多只能描述自然現象但卻不是自然本身。講簡單一點佛法經典就有如… 物理課本寫得一大堆公式原則,物裡要有用就是得按照著緣裡推敲”實驗”親自動手做!就能有成果­~ 佛法也依樣~信佛拜佛念佛卻不學佛做把佛的行誼做出來那也並非能­成佛! 如果依佛的佛經來修,到頭來一定會未曾修,因為佛法第一個就是證入”空性”,一切虛空能證得空性則有如羅漢道一般,羅漢要到佛道說常不常說短不短,常的話會因為自己的證得的境界而有所障,短的話會因未因內心比較心而覺得比一般中生更接近佛。然而世界各宗各教皆有一套教化一套真經, 至於何者為真何者為假就有待觀察,一貫道則是說各教經典皆為真,各教教化皆可通往天堂,然而一貫道最重要的並不是在說教講經,而是用親身體證自性般若最重要的就是”求道”,然而求道雖有”求道”實無所求 。

1)以下資源來自 http://zenbuddhist.pixnet.net/blog/post/2287284

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法會上,大梵天王供養了一朵金色蓮花給釋尊,釋尊舉起金色蓮花不講話,摩訶迦葉尊者在旁明白了釋尊的意思,破顏微笑。這到底什麼意思呢?祂是說一個人生在污濁的世界(地球),要如何才能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就是要解脫超然、超越自在、歡喜完美。摩訶迦葉尊者懂了,所以釋尊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此一佛心印心的印心佛法,就是禪宗的傳承,佛心印心,佛心傳心,也就是印心的傳承,不需要經過語言、文字。

迦葉尊者秉承釋尊衣缽,將法脈傳給二祖阿難尊者,法脈迭傳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祖師,達摩祖師秉承師父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的囑咐,來到中國弘法,成為中土禪宗初祖。後傳二祖慧可大師、三祖僧璨大師、四祖道信大師、五祖弘忍大師、六祖慧能大師。六祖門下悟道者共四十三人,各化一方,所謂「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共分臨濟、曹洞、雲門、法眼、溈仰五宗,成為唐朝以後的佛教主流,但宋朝後,僅存臨濟與曹洞二宗。

佛法邁入第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許多不同國家、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修行人,在秉持佛教傳統教化的儀軌下,將佛法一直流傳到現在。

這期間,歷經了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正法時期,到一千五百年前的相法時期,以至於現今五年多年的末法時期。所謂末法時間,按照釋尊開示,是很難聽聞到佛陀正法的時代,但雖如此,殊勝的佛陀正法,仍然有極少數的大修行聖者,在默默的傳播著。為何正法難聽聞呢?因為正法被相法混淆,許多偏執的修行觀念,被一般人奉為圭臬,不能碰觸正法的弘傳,反而在積非成是之處受限,使得弘揚正法在當今社會顯得困難重,而肩負宣揚正法使命的人,則備感艱辛。

佛法有方便法與究竟法,方便是初機修行,循序漸進,尚在門外摸索;究竟法是開悟修行,直入心靈,見證本心,可以一世成就。同樣是修行,但結果卻是天差地別。方便法是用感官或意識來修行,如唸經、唱誦、拜懺…等,是「人」在修行,這種修行只是結下佛緣,並不能成就。

究竟法是「靈性」修行,是修心靈解脫而非修知識、意識,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成就之法。

唸佛法門的修行觀念,是教我們在臨終時,等待佛陀來接我們去西方極樂世界修行,而不是去成就,所以不是究竟法。

什麼才是究竟法呢?就是能讓修行人成就與阿彌陀佛同等證量、同等功德、普度眾生的法,那就是禪宗印心法門。唯有禪宗正法,才能當下開悟,一世成佛。

佛陀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所弘傳的印心佛法,就是釋尊年密付大迦葉尊者的禪宗正法眼藏。宗師在承接釋尊法脈真傳後,開始積極在台普設弘法道場,深耕佛陀正法於普羅大眾中,期使台民眾能提升靈性,進而擴及全世界,使全人類靈性提升,最後達到「地球一國,世界一家」的理想世界。

2)以下資源來自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462458.html

佛,一天在靈山會上,手中拈了一技,金婆羅花,給眾弟子看,大眾,默然不知,其中妙意呀,唯獨,大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大迦葉尊者,佛的10大弟子之首。被後世稱為:僧團之父)

佛,對大迦葉尊者說:我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傳給你,你當護持。並且由你,傳向後世,不要失傳。 ”佛,接下來說了一首,付法偈”(也稱心法):“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這就是禪宗的,“拈花微笑”公案。

禪宗,傳授的基礎,不在於,經典,而是在於心靈。也就是,通過涅磐,喚起,內心深處的:內靈,內悟,內覺,內證之心,大智大覺之心,智慧之心。即,涅槃妙心。

請大家注意,佛說的是,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

初祖摩訶加葉尊者說:
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說:
非法亦非心,無心亦無法。說是心法時,是法非心法。

四祖優波鞠多尊者說:
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說:
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可得,得時不說知。

二十八祖達摩大師說: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何謂究竟法 (資源來自上座部佛教百科)

诸究竟法是基于它们各自的自性(sabhāva)而存在之法。这些法是:最终存在而不可再分解的法;由亲身体验、如实地分析而知见的真实法。此等实际存在之法不能再继续分解,而是已分析至最终的单位,是组成种种错综复杂的现象的最终成份。由此它们被称为究竟法(Paramattha);这名称是源自parama(究竟;最上;最终)与attha(真实法;事物)。

本体学方面,究竟法是究竟存在的实质;在智理学方面,它们也是正智的究竟目标。运用智慧分析世俗谛,最终我们将会达到藏在概念现象背后的究竟法。在《论藏》里的究竟法,即是这些超越心的想象,而各有自性之法。

究竟法是真实存在的实质,由于它们非常微细深奥,缺乏训练的人无法觉知它们。这种人无法知见究竟法,因为他们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装成世俗现象的概念所蒙蔽。唯有在运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之下,人们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竟法为其智的目标。如是究竟法被形容为属于究竟智范围里的目标。

你可能會有興趣

Leave A Reply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