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虔敬心有兩種方法,通常由喜歡開始,逐漸變成虔敬心,然後再轉變成清淨的虔敬心。這是一般培養虔敬心的方法──透過平常的喜歡或感覺。這是一般的虔敬心。
而殊勝的虔敬心,則不必透過一般的喜歡或不喜歡,是自然而然地生起的。可是我們缺乏這種殊勝的虔敬心,因此我們可以透過一般的方法來培養,這是最佳的方式。
因此,我們應借清淨的連系,與上師建立關系,然後逐漸培養虔敬心。然後你可以選擇是否進入「虔敬的關系」,或是只保持「友誼」的關系而非「上師與弟子」的關系。在友誼與「上師與弟子」的關系之間,有一個距離,你可以好好考慮再作決定。一旦決定了,友誼就會轉化成上師與弟子的關系,那是一種特別的關系,也更危險。這是更認真的關系,有更多的好處,但也有更多的壞處。
我不太想談論壞處,但作決定前,你必須有所了解。我並非在作宣傳,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只會談論好處而避談壞處,譬如說:「能有一位上師是好得無以複加的事,你今生來世所需的一切,盡在於此,輕松又美妙,只有好處,半點壞處也沒有。」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很多新學生投入金剛乘中,以為金剛乘充滿了各種好處。他們以為整個金剛乘都是圍繞著上師而建構的:借著上師的加持、教法,對上師的虔敬心而進入金剛乘,如果你跟上師沒有甚麼關系的話,即使你有修行,也不是金剛乘的修行人。很多人是抱著這種心態而投入金剛乘的。
目前金剛乘在世界各地更加流行,可能是因緣成熟,但也可能是一種誤解。我並非想嚇唬或阻止你修持金剛乘,但是你必須小心。我見過一些人,很喜歡看到雙身本尊的法相,看到這些法相時感到自由自在,認為不需要有任何戒律,因為金剛乘經常強調飲酒、吃肉和享受人生。他們認為可以隨便地搞關系,尤其是當他們見到唐卡上繪的雙身本尊的法相。這些人為此而進入金剛乘,認為那是一種娛樂。我替這些人感到可惜,因為他們參加殊勝的灌頂後,修持的不過是在唐卡上見到的東西。當然,目前一些上師也很疏忽大意,公開而隨便的給予祕密的灌頂。
這些人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投入金剛乘,不久身心都得病,甚至可能發瘋。當我看到這種情況後,開始多談論壞處而非益處了。毫無準備的就投入金剛乘是不正確的,應先修持四加行,也就是淨化自己。藉由小乘的修持淨化自己後,接著是大乘與金剛薩埵的修持,然後是上師相應法,你會對上師有內在的了解,在上師與自己之間建立一道橋梁。借著那道橋梁你可以培養了解與殊勝的智慧,同時也可以培養出修持金剛乘的技巧。培養了利益眾生的清淨發心後,你就會成為真正偉大的修行人,由此而獲得許多的益處,整個修行都充滿益處。當你獲得了堅強而不退轉的虔敬心時,就不會再迷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