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善業來消除業障,算是浪費因果嗎?

黑白業果,絲毫不爽衰。「黑」指的是惡業,「白」指的是善業。無論是惡業還是善業,都不會有浪費,都不會有突然毀滅或消失的時候。如佛在《百業經》中講過:「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不管是善業還是惡業,都是從我們的身口意中產生的,在沒有遇到毀壞或消滅的因緣之前,會一直存在,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消失。

我們可以通過消業,就是以一些對治法,毀壞或消滅它。這算不算浪費呢?當然不算!我們用對治法懺悔業障、消除業障。這個對治法就是善業,以善業對治惡業,以善業的力量破壞惡業的力量。善業有兩種:有漏的善和無漏的善。沒有無我和空性智慧攝持下所積累的善都是有漏的善,它不能徹底毀壞和消滅惡業,只能以妄治妄,暫時壓住惡業,不讓其果報成熟。比如:因有了,緣也具足了,這時它就要產生果報了,但是我們通過一些有漏的善根也可以影嚮它,不讓因緣具足,就可以暫時不讓它產生果報。

有無我和空性的智慧攝持下所積累的善是無漏的善。「無漏」已經超出世俗,超越因果的範圍了,是屬於勝義諦的。我們說的「因果不爽」,都是站在世俗諦、名言諦的角度,站在對立法上說的。在無我和空性的見解與境界裡,沒有對立,是勝義諦。在勝義諦的境界裡,沒有善也沒有惡,沒有因也沒有果。在勝義諦的境界裡,因果不是已經毀壞了,也不是消滅了,而是不存在。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