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間的圓融和諧

 

科學進步了,人與人之間反而有一道防禦性的隔閡,形成不易講真心話。 真正告訴你真心話的才是真正的朋友,而又是忠言逆耳、糾正過錯的好朋友。

因為性質相投合,所以你會組織一個團體起來。在你的人事當中是否常有 撞擊?你是想安於現狀或是跳出來?其實祇要你能自我調適都是一樣的。 對人不要有太多的苛求,當你苛求別人的時候,反過來看看你對你自己有 這麼嚴厲嗎?哪一次不是又放又縱,而對別人卻是要求再要求!你要別人 盡如你的意,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每一個人都來自不一樣的環境,每一個 人都來自不一樣的家庭,在那環境的鑄造之下,你有你各式各樣的性格。 當你聚集在人群之中時,人群是一塊大的磨石板,有稜有角皆要磨得圓圓 融融,不要輕易就不滿意別人對你的所做所為,回想自個兒也不是這麼的 如人意啊!

人永遠都看到別人的過錯,很少看到自己的不是,所以才會有痛苦,人若 能看到自己的不對,那看到別人就都是佛了。

你們要啟開別人的心扉,就要先啟開自己的心扉,以誠往人。

同志日朋,同道日友。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你為人好或不好 可從你周遭朋友的或多或少而得知。

的善變的人容易受他人影響、情緒不穩。交朋友就更重要了,所謂「入芝蘭 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宣,久而不覺其臭」,正是交友之道。

與人相處的時候要戰戰兢兢,是怕互相摩擦而傷害了被此的友誼。我們每 個人都有朋友,而交朋友要隨緣而交,不要存著利用的心去強求。

今天你要當對方的好朋友,就要善於運用方法勸導對方的缺點,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先關懷別人,自然別人會感激你;先幫助別人、關懷別人、尊敬別人,自然你的人緣就令很好。如果你說:「怎麼我的人緣都不好,別人能夠跟人 家相處得那麼愉快,但是我好像跟每一個人都格格不入?」那你就要想一 想,你是不是應該先尊敬別人,先幫助刖人,先關懷別人?

人常常把話說過頭了,在特的時候,也轉得不好,你的冤你的怨就愈結愈 深,人家說冤家宜解不宜結,你們卻愈結愈深。有沒有?若說沒有是你自 己欺騙自己。所以做人要坦白,假面其戴久了就會拆不下來、拿不掉,你 就永永遠遠硬繃繃的戴在你臉上,也不能拿出你悔過之心來面對事實。

所以我的徒兒,常常要三思而行,要過濾板才說,要不然,這一句話的輕 重,你不能衡量得到,一但刺傷別人的心靈,到時想彌補也來不及了,就 算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但你們也不要做個無心又有意的人啊!

只要一有機會,我希望能與徒兒們多結善緣!望能和你們多切磋琢磨,而 不是切磋折磨,雞蛋裡挑骨頭便是折磨,可差得遠呢!

人要有親和力,雖然他做的不好,我們還是要先讓他能夠接納我們,才能 夠改變他。當人有一點不明的時候,就要馬上給他點化,不能讓他錯太多 才講,可是要委婉。知道嗎?自己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要有信用,出口 即是愿。了不了解啊!

修道的時候要專心,做事的時候要專心,可是關心別人的時候要左右看看 ,所以這個道理要活潑玲瓏,才能圓達四方。

人愈有德性,大家就愈喜歡與他親近,此即「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人常在交友時熱得太快、不夠恆心,而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君子之交要 淡如水,要誠心的去交往,不猜忌、不設防,如此才可交到真正的知己。

要使自己不成為別人的「濫友」︵因利慾相關而交之友),要成為一位真 正的好友,是不求回報,是要互相鼓勵向上的。

我們常常會顧慮太多的人情、面子,而產生對待之心,這樣機緣一錯過, 就會交不到其正的好友。其實每個人都可成為你的好朋友,但看你付出多 少,就會得到多少。

愈是放不開,愈是設防,就會愈難使人心交融。要學著去容忍別人,常保 愛心、專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若發現對方有錯,就該去勸戒他,不可 因此而離他遠去。如此離他是不道德的,因為有道德的人是恒誠不二的。

我們常會頂撞師長,其實並非師長講得沒理,而是我們不了解。人都會遇 到瓶頸,等我們長大些,懂得人情世故,才能體會。但懂得人情世故後, 不可因而忘了本心,要從中跳出,不是假心假意,而使自己的心變得現實 、漂盪,在滾滾紅塵中隨波逐流。修心是要。真心--純真不二的心。

人與人相處是有感情的,它的產生是因為相互接納。但是往往在相互交集 時因相處而產生了磨擦,這常是因為從前結合的緣份處理的不好,而今日 相處時彼此間的關係又處理不恰當的緣故。

每個人在交集的時候,一定要有一條線,這條線就是「理」。如果失去了 「理」就不會有「禮」。所以今天不管是哪一種情,只要是人、事、物交 集的時候,都是要依這個「理」來行,如此才可相處的好,而不會相互排 斥,這一段感情就可以走得更遠。

如果一個人能真正惜取與人相交集時的每一份緣,那他就不會在意對方的 缺點,不會受對方影響。人與人交集時需要隨緣,如果太過執著現在的交 集,就會受它所困。今天一段緣份一件事情,你如果把他想通了、想透了 ,就不會在人世中打轉得那麼辛苦。

感情在交集時要珍惜,不能交集時要隨緣。人們常放不下,割捨不了這裡 的汗水功勞啊!其實不過是習慣了鞏固好的緣。有時候這一段緣在此結束 ,卻又於另一地重生。只要你抓得住它的「活性」,就能把握得住自己的 「佛性」,這道理是相通的。

人生誰沒有考驗。兩個石頭互相敲擊的時候,也有聲音,大石頭碰到手的 時候,也有痛的感覺,痛過以後才釦道什麼叫做痛。可是人不能往往只想 到痛,你要想:「為什麼石頭會碰到我的手?」不要時時刻刻要求別人配 合你,要時時要求自己:「為什麼我跟他合不來?」時時刻刻要求自己, 世界才有完美的一天,如果你時時刻刻去要求別人的話,那世界就永遠沒有和平。

你有你的主意,他有有他的主意,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主意,一千個人也 有一千個主意,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主意。可是你要想想:「一萬個主意 中,你才佔多少?一萬分之一是多微小!」所以你怎麼可以以一萬分之一 去要求那九于九百九十九呢?

待人,憑你的真誠。人活著做事情,不要求別人了解你,難道別人說你好 就是好嗎?孔老夫子當時他所做的,有沒有人說他好?有沒有人說他不好 ?可是如果他因為人家說他不好就不做,說他好就洋洋得意,他可不可能 成為萬世師表?有沒有人尊敬他?

你現在說我好,並不代表我真是好;說我是聖人,並不代表我以後就一定 成聖人。要以後千秋萬世的人來肯定我,那我才真正成了!所以,想要想 得遠;看也要看得遠;做,認準了就做永久,讓以後的人來歌頌你。只要 我們問心無愧,只要我們全力以赴去做就好。

slide0009_image030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