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的古施主和不開心的胡施主

戒嗔生活的小鎮,商業不算發達,鄉鎮裡的企業也有幾家,但多數都是從事一些小型原料加工和半成品生產,由於規糢都偏小,所以效益都屬於普通。

相對來說,鎮上有一家做商貿的企業,效益還算不錯,前幾年,戒嗔的兩個熟悉的朋友古施主和胡施主都在裡面工作。

古施主曾經向戒嗔介紹過他們的企業,他說自己的公司主要是做一些本地特產的貿易,基本就是負責收購附近的幾個鄉鎮的野生特產,然後賣去城裡。這幾年,山區的特產還挺熱門的,所以比起鎮裡其他單純靠人力加工的企業要好。

小鎮裡面其他的居民提到古施主和胡施主的公司都是充滿了羨慕,有位施主說,古施主和胡施主不僅僅是每月的工資比其他人高,他們每年年底還有一筆挺大數字的年終獎,雖說這筆數目並不固定,具體數字要根據當年度完成貿易額來確定,但對於其他企業員工來說,就算一筆巨款了。

對於獎金這種事情,怎樣算多怎樣算少戒嗔也不清楚,因為本來中國人談到錢的時候都習慣遮遮掩掩的,雖然大家會忍不住去說,但是每到關鍵的地方,比如具體的錢數,就會立刻打住,更何況談論的場所是在寺廟裡,佛教的主張是看空一切,看淡一切,施主們也不好意思在佛像面前表現得利欲心太強。

不過戒嗔後來發現,即便是同樣一家企業,收入一樣是有高有低的,因為有一年古施主領完年終獎後遇到了戒嗔,古施主的心情非常不錯,他說領到了獎金,計劃請幾天假和家人一起去旅游。

可是到了第二天,戒嗔恰好又遇到了古施主的同事胡施主,胡施主的心情卻不太好,他說,原想著年底來場大採購的,可是今年的獎金實在是太少了,估計最多只能小採購一下了。

那天晚上,和戒傲師弟說起這事,戒傲師弟說,看來這家企業的制度還是挺公正的,要知道胡施主在公司裡地位特殊,他是公司老板的外甥,可是他的獎金居然比古施主少了那麼多,至少說明單位裡面多勞多得的制度執行嚴格。

說起來,戒嗔和胡施主的關系也不錯,看到胡施主鬱悶的樣子也挺想幫幫他的,但是對於獎金這種事情,戒嗔確實幫不上忙。因為按照戒傲師弟的說法,要想讓胡施主增加收入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他的銷售業績,而戒嗔能想到幫胡施主增加銷售成績的方式只有兩個。第一種方式是讓胡施主請教古施主,學習古施主的先進經驗,可是據戒嗔所知,胡施主和古施主的關系很不好,平日裡連話都不多說。第二種方式是讓戒傲師弟幫忙提供點意見,因為戒傲師弟平日裡的點子比較多,如果讓他參與,說不定真能寫出一份建議書來,但是戒嗔後來也否定了這個計劃,因為從身份上說,讓戒傲做這種事情很不適合,由和尚撰寫一份賺錢祕笈出來,要是被人發到網路上,估計會成為佛門負面新聞的。

就在戒嗔為想不到幫助胡施主第三種方式鬱悶的時候,戒嗔又一次遇到古施主,那天戒嗔和古施主不知道怎麼忽然聊到了獎金的話題,古施主說自己今年的業績很不錯,不過還是期待明年可以更進一步,如果能得到單位裡的銷售冠軍就好了。

古施主說這話的時候,戒嗔有點意外,因為古施主平日就非常精明能幹,真沒有想到他居然不是單位裡面銷售成績最好的。

戒嗔有點好奇地問古施主,比他強的那位同事是誰?結果古施主的回答更讓戒嗔意外,他說,單位裡面銷售業績的冠軍是胡施主,古施主還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誰叫胡施主是老板的外甥呢,所以每次有一些比較好的差事和機會,老板都會優先給胡施主。

戒嗔這才知道,自己一直有一種誤解,原來胡施主的年終獎並不是戒嗔想象中的那麼低,他其實是整個單位裡面拿錢最多的人。

戒嗔忽然在想,為甚麼拿著最多年終獎的胡施主對自己的收入並不滿意,而並不是最高收入的古施主卻興高採烈呢?

原來一個人是否會滿意自己的生活,和擁有多少物質收獲並不能直接畫上等號,還有一項內容會更為直接地影嚮我們的快樂,這就是我們對生活的欲望,對生活的索求。

當我們的欲望強烈,不知滿足的時候,快樂便會變得遙不可及。
我們付出十分努力,得到十分回報,便以為必然會得到十分的欣喜,可事實上這樣的欣喜往往只是短暫的,因為欲望再生的速度,常常讓我們意想不到。

如果我們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那麼我們的努力與進取便會變得沒有任何意義。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