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縫合傷口是否菩薩行

身為一個大乘佛教的學習者,我們有必要了解菩薩行。這很重要。我聽說有一位貧窮的老人一直在捐款,用於幫助那些沒錢上學的小孩上學。我看到很多佛教徒稱贊這是菩薩行。如果是非佛教徒這麼認為,我不會驚訝,事實上,佛教徒這麼認為,我也不會驚訝。大部分佛教徒對於菩薩行的概念非常糢糊。

他們看到很多歐美人士去非洲為那些戰亂不止的國家的人民提供醫療幫助,他們會說:這是菩薩行。他們看到有人捐款給地震災區,他們也會說,這是菩薩行。
我當然不打算反對這樣的觀點。我不能說,那些去非洲給別人縫合傷口的歐美善心人士裡面絕對沒有真正的菩薩化現。

但顯然只是縫合傷口不是菩薩行的全部。菩薩行的定義應該是一切直接間接將眾生導向究竟解脫的身語意行為。假如只是縫合傷口而沒有提供如何避免再次受傷的智慧,那不能被視為真正的,完整的菩薩行。

我想提供我的看法,我的看法沿襲自佛陀,我認為那個老人的動機非常值得贊嘆,但他不具智慧,我不認為花錢讓一個人在現在的中國受教育是一種善行。就像你要給一個人提供食物,也要看一下食物是否是有毒的。不是嗎?你知道現在的教育好像不太對,藥家鑫就是這樣的教育出來的。像他這樣的人我們身邊比比皆是。花錢讓一個人受這樣的教育,我不太贊同這是善行。更不要說菩薩行。據說耶魯大學的校長說過中國是沒有大學的,我認為他的表述相當樂觀,我認為中國可能連真正的教育都沒有。我不覺得花錢培養藥家鑫這樣的人是具有功德的事。(大多數中國人受的教育就是如此,他們暫時沒有遇到藥家鑫遇到的事,因此他們沒有成為藥家鑫。)幫助別人不一定是善行,沒有智慧的人會把有毒的面包提供饑腸轆轆的人,當然,可能他們是出於好心,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那是有毒面包,但是假如你要做一個足夠棒的菩薩,這些你必須知道。菩薩要令你走上解脫道,不一定都是很溫和的拉著你的手。假如需要溫和的話,菩薩不會不溫和。但假如溫和不奏效的話,很可能是他會用棒子把你驅趕到那條路上。就像我們之前說的,佩瑪丘卓就是被她的老公的出軌驅趕到這條路上的。

很多人覺得菩薩行就是特蕾莎嬤嬤那樣,照顧病患,或是戴安娜王妃那樣經常探訪幫助第三世界的貧困者。我不能說這完全錯誤。但是菩薩行大部分時候不會是你想的那樣,我相信特蕾莎修女未曾提供那些受他幫助的人究竟解脫的智慧——我不認為她擁有這樣的智慧——她只是緩解了他們暫時的痛苦,因此她的行為假如基於善良的動機可被定義為世間善行。而戴安娜王妃的慈善行為,我無從判定她以何種動機從事這樣的事業,如果她只是為了塑造一個看起來具有愛心的公眾形象,那麼可能我們都無法說那是善行。但戴妃不太可能是這樣的人哦。

在大乘佛教裡,有時候——在責罵你有利於你的解脫的時候——責罵你是菩薩行,有時候,在你比較乖的時候,聽法是有利於你解脫的時候,菩薩會給你講法。有時候,甚至掠奪你的家產也是菩薩行——就像密勒日巴的那些親戚對他做的事。要看發心,動機以及結果。假如一個人為了令你生起出離心而每天打罵你,他的行為成功的讓你生起了出離心。這就是偉大的菩薩行。當然大部分人不會喜歡這樣的菩薩行。也不會認可這樣的菩薩行,但真正的菩薩並不關心他的行為是否被認可——我們渴望被認可只是我執熾烈的表現——他只關心你是否因此真正受益。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旨在讓你了悟不二。

大部分近乎佛教徒比較喜歡微笑的,來者不拒,縫合傷口的,這樣的菩薩。我也不打算說服他們。但若你是真正的佛教徒,並且打算做一個菩薩,你需要知道這些。表面的善行未必是善行,表面的惡行也未必是惡行。一切視乎動機而定。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最近一直在到處宣傳慈善。假如你不懂得菩薩道,你也會覺得他們也都是菩薩。

佛教徒明白菩薩行和世間善行以及慈悲心的區別非常重要。可能你會覺得某人非常有愛心,非常慈悲,這就是菩薩的特徵。菩薩當然要有愛心要慈悲,但是僅有這些是不夠的。你還需要有把眾生導入解脫的智慧。假如缺乏這種智慧,你的愛心和慈悲是否真正能對別人產生利益都很難說。就像有人花了很多錢讓另一些人接受藥家鑫所接受的教育,還有人贊嘆這是菩薩行。這實在令人浩嘆。我們的佛教教育太失敗了。

很多年前深圳還有一個人,他也是用很多錢去支持一些人讀書,我確信他沒取得好的效果,那些受他恩惠的人並無任何感激之情,這樣的行為除了助長他們的貪嗔癡之外別無收獲,所以我很難認為這是一件善行,佛教不認為幫助王八孵化它的蛋是一種善行。

舉例言之,如果我胖揍了你一頓,我是為了令你開悟,我知道這種方法可令你開悟,(或是我知道即將有災難發生在你身上,只有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你躲過更大的災難),而且我的行為已經生效,你真的開悟了,那麼我的行為即是菩薩行。不管他看上去多麼粗野不文明,它仍是最文明的行為。相反的,如果我在給你說法,但我的動機只是為了讓你對我的博學睿智生起信心,那麼無論我說的多麼美妙,它也不是菩薩行,因為它充滿了自我。所有鼓勵自我的行為都無法被視為菩薩行。無論是鼓勵你的自我還是別人的自我,還是兩者兼具。但有時候情況非常複雜,很多時候,上師們真的需要滿足一下弟子的自我,否則可能他們都會跑掉。因此,在最初的時候,上師們不得不讓你的自我很舒服。否則,永遠沒有機會打擊你的自我。

我們每天都有念法本,你們每天可能都會念到: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這裡面說的就是你不僅要給他們縫合傷口,還要告訴他們是甚麼導致了痛苦,如果只是縫合傷口,救助病患,那你只做了前面部分。那是很不完整的菩薩行。

我無意指責其他宗教的聖者,也無意指責那些善心人士,他們做的很符合他們的身份和智慧。他們在他們的能力與智慧範疇內做得相當不錯。但若你是真正的佛教徒,應該比他們做得更多,更智慧。要做到這些,首先要明白甚麼是菩薩行。這相當重要。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