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盲人和一瓶藥

◎許多阿薑查自己用來教導的譬喻來自於他廣泛的森林生活經驗。他的修行就是註視,同時完全地敞開心胸,覺察所有發生於自己身心內外的一切。他曾說,他的修行並無特殊之處,套一句他說的話,他像森林里的一棵樹。「樹只是樹。」他曾這麽說;而阿薑查就只是阿薑查。然而從這「並無特殊之處」中卻產生了對他自己以及世界的深刻了解。

〖盲人〗

身和心不停地在生生滅滅,「行」一直處於遷變的狀態中。我們無法如實地透徹這一點,是因爲我們仍頑固地深信虛妄不實的事物。好像一位盲人帶路,我們跟他一起旅行怎麽安全呢?他只會引導我們走入密叢和森林之中,看不見的他,怎麽能帶我們走到安全的地方?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被「行」所蒙蔽,以至於在尋求快樂時造作苦:在尋求平靜時造作了困難。我們真的想要解除痛苦與困難,但相反地,我們卻去造作這些,然後只會抱怨而已。我們會造惡因的原因是因爲我們對外觀的真相和「行」的真相毫無認識,而且還一再地去執取它們。

〖一瓶藥〗

我們可以將修行比喻爲一瓶醫生留給病人的藥。瓶上寫了詳細的說明,指示病人如何服藥,但是,如果這位病人只是閱讀瓶上的說明,無論讀上數百回,都將困死在這兒,永遠得不到藥物的治療。在他死亡之前,還會懷恨地埋怨醫生無能,以及那些藥物並沒有治好他。他會認爲醫生是個江湖郎中,或說那些藥物毫無作用,殊不知他只是花時間在檢查瓶子以及閱讀瓶上的說明書,卻沒有聽從醫生的叮嚀而服藥。不管怎麽樣,如果這位病人聽從了醫生的勸囑,照著藥方按時服藥,他便能夠痊愈。

醫生開藥方是爲了除去生理上的疾病;佛陀的教法則是治療心理疾病的藥方,使心回覆到自然健康的狀態。因此,佛陀可稱是一位治療心理疾病的醫生,而我們每一個人毫無例外的都有心理的疾病。當你看到這些疾病時,難道不會合理地去尋求佛法做爲依靠,就如同拿藥治療你看書的病一般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