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则光明智慧: 谨慎言语

身为一个修道者,必须谨言慎行。
行为言之表,言为心之声。以行观言,以言观行,是谓:「诚于中,行于外。」
做人要坦诚、老实,而不是虚伪、表面。喜不形于色,怒时能假笑,人前装和气,背后暗箭伤,这一种人是口蜜腹剑,口是心非,此为修道之禁忌。

语言是人与人互相沟通的用具。善用之,则可劝人为善;不善用之,则可使人身败名裂。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甚其所立乎。

所以—–
说话莫逞一时之快意,以免劫仇积怨。
做事莫逞一时之任性,以免后悔莫及。
一言不正,可启万人之讥。
一行不正,可以万人之责。
一身不正,可惹万人之厌。

苛言必结恨,两舌必增罪,妄语必损誉,绮语必致殃,恶口必遭辱。
君子不谈是非而化是非,小人挑拨是非而生是非。
别人的好处多说几句,别人的坏处三缄其口。
言语切勿刺入骨髓,戏谑切勿中人心病。
人之谤我,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人之辱我,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静时常思几过,闲谈莫论人非。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胜于剑戟。
一星之火,可烧万顷之山;
半句非言,误损平生之德。
上天造人,只赋与人两耳两目,但只一口,无非是欲使人多闻多见少言语。故修道人当三缄其口,守口如瓶。

偶闻毁谤之言,当知涵养。
忽遇拂逆之事,切莫轻狂。
如果说话只求言之悦耳,那何用修道。
如果事事要求顺己之心,哪何须炼性。

是故——
当人毁谤我,要忍辱笑纳之,对修道方有所助益。
当境拂逆我,能从容接受之,对德性才有所增长。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