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擷取自:蕃薯籐一貫道討論版
仙佛聖訓(花蓮 毅德宮)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歲次壬午國曆四月十三日農曆三月初一日 花蓮 毅德宮
南屏仙童、韓湘子大仙、南屏濟公慈訓
白話訓
南屏小仙童慈訓:
◎想不想念老師…。(想念)(仙童請大家唱思徒歌)你們怎麼想念?改一改歌?徒兒改成老師。師徒歌、師徒如父子。
◎(小仙童把服務人員的眼鏡暫時拿走)。沒眼鏡的沒關係,大家以真誠相待。(小仙童在地上畫個圓圈,圓圈裡面又畫了兩個腳印,請一位前賢站在圓圈內站一會兒;不久再請該前賢到前面幫忙寫板書),看到有人被叫到這裡站,不是叫你,你像有一點高興的樣子;不要高興得太早,也許人人有份,大家都要註意。
◎不要開心得太早!也許下一個就是你,你們相信否?人生有許多圈圈。有形、無形的圈圈。
◎佛樓!佛樓哪裡是佛樓?佛樓在哪裡?(這裡)你們有沒有失落在佛樓?(沒有)
◎(小仙童又在地上畫圈圈,並請甲位點傳師站在裡面,最初還可以輕鬆站著。)小仙童說:見在有的要好好珍惜,要懂得感恩。你再抬起一隻腳,看看感覺如何?(不輕鬆)。所以一切如意時,你要感恩。忘我境界沒有煩惱。(只單腳站立,幾分鐘後,點傳師有一點搖晃、沒有平衡。)平衡我心,要忘我境界,清靜我心。(仙佛請點傳師蹲一下)蹲一下比較好對不對,再蹲一下好了。你跌下來的時候會壓到別人,所以不能跌下來,(操持:請各位前賢鼓勵一下。)別緊張,在掌聲中啊!容易迷失自己,你有沒有唱過一首歌,知不知道剛剛也給你掌聲鼓勵,你受不了,(要調整一下、平衡一下)所以你不要掌聲還好,一掌聲的話!你的心又散了。
◎怎麼了!不是說很好嗎?不是說舒服一點嗎?好!別動,快移進去!過來一點過來一點,不要扶,不要靠,要靠靠你自己!靠山山倒!靠樹樹倒!靠人的話,會跑!靠自己最好!你不要嫌字己不好。往地下看,你會不平衡,要往前面望!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很好!
◎(仙佛另請乙位點傳師)你來!我對你有信心!你來站這裡!跟他一樣站!那是糢仿!是糢範!糢仿他才能成為糢範!(乙點傳師站的姿勢有點不穩)八風吹不動才對呀!(仙佛向乙點傳師吹一吹)吹不動啦!有沒有跟老師心連心阿?(有)照相!照相!腳一晃一倒!好!(對照相人員說)你鏡頭不要拿開,直接對著他!他倒的時候要照相喔!靠近一點、前面一點!不要放腳!(甲位點傳師請示仙佛,換個左腳站,可以嗎?)為什麼要換腳!(順一點)好!你換阿!你不要倒!(指向乙位點傳師)你不能換腳哦!不能換,不換,別人換,你不能換!(有指向甲點傳師)你是糢範!曉不曉得!這樣才是標準的糢範。(對照相人員)他琺下來要跟他講!(在轉身對乙點傳師)剛才說你八風吹不動!你又搖了!你們看一看啊!看一看他!然後想一想!想一想自己的過去!
◎忘我心境!平衡我心!清靜我心!才能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你們要誠心啊!
◎鞭子!鞭子!打人的鞭子!無形的鞭子,策勵人使人可以成為糢範。
◎(指向一位學界班員,最初小仙童臨壇時,請他手拿數支眼鏡,並請單手舉高)酸不酸啊?(有點酸)凡事都不要看它沒多少、沒什麼!所以不要看扁任何事情,自己不要心高氣傲,不管為人或修道辦道都要謙虛、謙恭,那自己就輕鬆了很多就沒有痛苦了。你看前面這一位輕不輕鬆啊?其實啊!另一個他也不輕鬆!你也不輕鬆!他也不輕鬆!為什麼?他們是自找的嗎?站著拿眼鏡的他,只要說:拿的眼鏡好多、好重,請幫幫忙!我就會幫他放輕鬆、拿走幾個。所以人要謙虛,他就是不謙虛,我說得很直接的囉?(仙佛面對該學界班員說)你將眼鏡分回去給他們!雖然感覺自己的能力不錯!但還是要謙虛、謙恭的!這對自己有好處。如果學道,只是知道而不去行出來的話那是沒有用的。
◎大家來這裡高不高興啊?有沒有喜悅的心?有沒有聽進去?有沒有打瞌睡?(有)五條毛巾在這兒!你要毛巾還是什麼?(洗臉)你們要不要擦臉?要的請站出來,並走到前面來。找個人去拿一盆水。拿毛巾擦一擦,洗一洗,洗到什麼時候呢?洗到停止為止,什麼是停止為止?就是到了的時候!到了什麼時候,(不想睡覺的時候),大家都很聰明。修道、辦道要有智慧,不要耍聰明,耍聰明對自己對也是不好別人,曉不曉得?用真心的為別人,為家裡的人,甚至為眾生或是用真心誠意,誰要毛巾的,來擦一擦臉。我要走了喔!黑版上的歌,唸一遍好不好?會不會熱?要不要來一陣風啊?先讓你們的心靜一靜!門口不要堵著!我走了五分鐘後!你們等一下感覺有沒有風?你們要專心上課喔!專心才沒有浪費你們的時間喔!要真心誠意,我暫時退竅,但並未離開,我會在旁邊看著你們!要專心喔!
韓湘子大仙慈訓:(小仙童退竅後,不久韓大仙即來到佛堂,對大家慈悲。)
◎大家累不累啊?(不累)累的人站一站好了!你們在做什麼啊?累不累啊?我看辛苦的不是你們,是他們兩位,對不對?給他們一點掌聲!還有多久才能放下來啊?大家看獨腳的可以站立撐很久嗎?(不可以)現在可以把腳放下來,站的穩一點了!現在穩不穩啊?(穩多了)所以人還是要兩腳踏著實地。腳踏實地走起路來才能更加穩重。所以獨腳能走路嗎?(不行)人不能獨居,就像一隻腳不能戰的穩,兩隻腳能站得穩,站的久一樣。拿東西也是一樣。兩隻手拿起東西來會比較穩。何況人的腳,它要支撐著整個身體,一些日常的道理,偶而提醒你們。
◎(韓大仙請服務員帶動)可以帶動的就趕快帶動,這就叫捷足先登!辨事情手腳要快(此時有人出來帶動)不能獨撐,需要大家來幫忙,團結就是力量!黑板這首九月九的酒,會不會唱呢?(還在學)那就考驗你們的行動快不快?凝聚力夠不夠?考驗你們的信心?考驗你們大家的團結力。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誠於中,形於外。修道人的氣質要表現出來。修道人要涵養自己的德性,變化自己。修道要修到”仙風道骨”!來這裡是要學聖賢?要修到仙風道骨困難嗎?如果覺得有困難就是自我有障礙!修道效法聖賢仙佛,要有信心。聖賢仙佛就是走修道的路。如果你們自己都沒有信心,如何走在修道這個路程呢?如果沒有信心踏出你的腳步,你又怎能走完修道這條路?若一開始就先懷疑,走一半就對自己不肯定,是的下去嗎?走到一半對自己很徬徨,覺得這條路很漫長,那還走得下去嗎?為何會有這種心態呢?曉得嗎?
◎如果你修道,辨道到最後還是懷疑,還是渺茫,還是猜疑,還是不肯定,那就是表示不明理。修道就是要認理實修。修道是認「理」啊!不是認人而修喔!要認理實修曉不曉得?認佛而修可以嗎?這個問題請前面的人來回答?(點傳師:佛的示現有它的種種因緣,一般佛的示現一定是慈悲喜捨,我們要學佛的慈悲喜捨心,但是佛很慈悲,有很多的善巧方便,我們沒有智慧了解仙佛的示現,所以對我們而言,如果自己的智慧不夠,可能會考倒也不一定,所以最重要還是認理實修)。如果你們是認這個外在相而修,那你們就容易走火入魔了,如果不認「理」就會入魔。認理,那心就要正。如果你的心正就能善養浩然正氣。如果有一絲的偏差心就不正!心不正那邪魔會趁虛而入,所以心有一刻的偏差,那你就是不認理囉!所以賢士你今天坐在這裡聽很多道理。但不要忘記聽了這麼多道理都是不離根本的。它的根本就是這個理字,認理心就正。如果你的心正,威應都是仙佛神聖,仙佛也會藉人,籍事來考驗你,所以不要被仙佛考倒了,曉得嗎?為什麼要認理而不是認佛呢?因為認佛就會被仙佛考倒了。
◎肉眼凡胎還是有所障礙的,去除肉眼凡胎,開啟智慧才能認理。如果你不認理只是以你眼前所看到的形象,那這形象對你影響大了,這形象也會考驗你,因為你是認佛不認理呀!這會被形象考倒,仙佛形象千變萬化,所以不是認仙佛形象而是認「真理」這兩個字。
◎心中若是平下來,那就氣和。心平,氣也就順了,所以人與人之問會有爭執,那就是心不平,氣不和。當你退一步,心平下來,氣和下來。那你遇到小問題時,還會氣沖沖的嗎?如果還是氣沖沖的,就表示修道功夫不到家,所以修道最基本的修這顆心,即然修這顆心,如遇到小問題心就不順,那你修的還是有限。賢士要學習的是修道的功夫,修道功夫不是很高超,是自我的精進,自我的反省,自我的省思,自我的懺悔,這樣才能達到修道的功夫。
◎椅子歪了,能生得正嗎?如果佛堂建歪了,會莊嚴嗎?如果修道人的外表隨便,他可以代表道嗎?言談舉止都要合乎道,那才是修道的氣質。所以你講的一句話也許會影響一個人,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往往外表看起來很堅強、僵硬,可是心都是很脆弱的。你們拍拍自己的肩膀,硬不硬呀?(硬)拍拍頭硬不硬?(硬)拍拍腳硬不硬?(硬)再拍拍你的心硬不硬?(硬)還是硬喔?有的人看起來外表很堅強很倔強,都不會倒下來的樣子;可是會因為一點小事情,心不平氣不和,會因為一點小問題,就一整天沒心情,一整天煩惱;也會因為一點小意見,就煩惱一個星期,這可以說你們的心很堅強嗎?(很脆弱)。人家的一句話你也會氣得蹦蹦跳、氣得整夜都不能睡,那你說你們的心堅強嗎?所以仙佛考驗是考驗你們這顆心,往往你會被人家攻擊,就是你最脆弱的地方,人家會往你最脆弱的那一點考驗你。那一點突不破,就過不了這一關,就會被考倒了。你們也會因為人家的一句讚美而飄飄然,對不對?所以賢士的心硬不硬呀?人家一句不好聽的話,你們就不高興,可見得你們喜歡聽好聽的話。你不要望好聽的話往往都是不實際、會陷入一個陷阱、會勞逸你的心,相信嗎?一句好聽的話也會讓你考倒的!所以做人簡不簡單呀?講一句話就受不了,那你就是功夫不夠嘛!所以要修道。修道就是做好做人的跟本與做人的基礎。
◎修道不是只在佛堂修道。在社會,在公司,在家庭也都可以修。修道是修自己的心侈道是達本還源,恢復你自己如來的自性,在塵埃當中你會蒙上一層一層灰塵,那麼大家一起修道,把灰塵一層一層的擦掉。大家知道蒙蔽了多少灰塵嗎?現在擦得掉嗎?(點傳師:我們現在學道,慢慢一層層就擦得掉了)。如擦不掉就回不了天,相信自己擦得掉嗎?(相信)。若是你認為擦不掉,怎麼恢復你的光明自性呢?慢慢一層一層的擦,很自然的慢慢地修改。修道修道,修者改也。
◎用心唱就有和諧的威覺,對否?在這?帶班的年青人,氣可以穩,不簡單呀!因為人往往都會衝動。你們年紀雖輕,可要立大志喔!日後要多加學習,多方面的學習,年輕人不要怕磨練,磨練越多,歷練愈多,就有愈多的成果。
◎(請四位前賢到前面各拿一條毛巾)一人一條毛巾,擦一擦自己的臉,看一看毛巾有沒有灰塵(沒有。)擦一次夠不夠?(不夠)再擦一次,毛巾如何?擦得掉臉上灰塵,擦得掉心中的灰塵嗎?要反觀自己,修道學道、改毛病去脾氣,用心去擦。他們修道當中各有自己的心得,心中的障礙,心中的灰塵要靠自己用心去改,修者改也,慢慢地修,慢慢地改,改到沒有污垢為止,好好珍惜、把握自己的處境。咱們日後再相會好嗎?有沒有把握?既然你們時時刻刻與仙佛為伴,所以仙佛時時刻刻都在幫助你們,只要你們一點真心,仙佛就會感應你們。希不希望與小仙結緣?(希望)那咱們就約定好。只怕大家會忘記而已,小仙是不會忘記的。賢士們,不要忘記回家的路哦!再一次約定好不好,(好)。
南屏濟公慈訓:
◎聽得懂嗎?做得到嗎?盡量努力,慢慢的了解、慢慢的體悟、體悟的更深,自然的你就會把他做出來了,這只是一個開始,每一天都有一個全新的你,每一天你要作那一個全新的你,當然是你自己發揮,每一天立下一個目標,今天你要作一個怎樣的你,先思考一下,再往這個目標去做,不要每天都做同樣一個你,一個懶散的你,行嗎?知道了這條修道的路,就要立了新的目標,每天做一個全新的你,一個好的你。
◎(老師要班員練唱仙佛調寄的歌)為師作的一首歌,你們從慢慢的摸索、摸索到最後,就有一個形態出來,對否?為師指的一條路,也要靠著你們自己摸索的走出那一條路的形態出來。所以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為師指一條路要靠你自己去走曉不曉得。
◎你們有沒有到過曠野去、到過平原啊!情形怎麼樣(寬潤、一望無際)一望無際,讓你的心境很開闊,然後還會看到滿天的星鬥,那星星漂不漂亮啊?(漂亮),可是你們在城市看得到星星嗎?(看不到)為什麼看不到(被東西遮住了),太多東西遮住了,那些障礙物太多了,所以看不到星星,你們的靈性也一樣,也是閃閃發亮的,原來本來就是有,只是障礙物太多了,等到你把障礙物慢慢去除掉,那麼會發現你的心境好像曠野一樣的那麼的開闊,一望無際的時候,靈性就會閃閃發亮的顯現出來啦!所以修道就是要去除你的障礙物。
◎(老師要乾道班員、坤道班員各圍一個大園圈、辦事人員各圍兩個小圓圈,並手拉手繞著走)走的空間不夠、走的很慢,對嗎?是的沒有秩序是否?小圓圈好走、大圓圈不好走,因為大圓太多人了,空間不夠,對否?所以在大的團體之中,要相處的和和樂樂不容易,在小的地方相處較容易.所以大的地方要互相配合、互相的體悟,這樣才會走的好、走的遠,走的平坦,才不會塞車,慢慢的走,你走一步,我跟著走一步,才不會亂亂的,你擠來我擠去,你走我不走,大圓圈難走,還是要走。小步小步的走,他也是會動,一直走一直進行,不要停下來,要怎樣配合看你們自己怎麼去調整。自己喊口令自己走,去想辦法讓它走。
◎(老師要大家把四個圈變兩個)這圈圈少了誰都不可以,少了誰都不圓滿,對否?要一起走,才有團體精神在,才有快樂的分享,這圈圈是不是感覺很和祥、融和,對否?要一直走不能停下來,四個圈圈變兩個圈圈也是可走,也可以走的很好,那一個跑掉了?那一個脫隊,再把他拉回來,再圈到你這個圈圈裡面,圈圈是靠你們去走,不是靠為師去走,這樣才能和氣融融,這樣才能成為和平世界,和平是由兩個圓圈圍繞起來的,所以你們就是要不停負起和平的責任,要慢慢的走,腳踏實地的走,不要走的快,會跌倒,慢慢的走才會照顧得到大家。
◎沒有障礙物,阻礙著你們。
◎走到你們想停就停吧?想走我繼續走,在走的時候還可以服務大家(按摩),替他人服務很快樂,對否?要懷有服務他人之心,多一份服務,就多一份快樂之心。
◎這圓圈圈人多的時候,要互相的配合,剛開始走還很順利,走到後來就會出些狀況,出了狀況再來互相的配合,配合了之後再走走,出了狀況再配合,不可能一路都沒有狀況的,對否?所以配合到最後就可以走完全程了。所以修道也是一樣,偶爾出點狀況,也是要大家互相體諒互相配合,這樣才能走的遠、走的久、走的圓滿。
◎修道這條路要讓你們自己親自去融合,才能體會到它的尊貴它的奧妙;只是聽,還是無法曉得的,知道嗎?修道就是講求分工,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去走,去行的,不能只是做表面不能揠苗助長,要很實在的真心的下工夫,這樣功夫才會高。如果只是圖個表面,那你一點仁德道德都沒有,那怎麼可以成聖成賢呢?所以徒兒要慢慢地走、慢慢地行、慢慢地修,一步一步地來。最終還是可以到達目的地。
◎現在修道障礙物越來越多。看到什麼東西,這個好美,那個好美,每個都想要吊一吊,吊得滿房間都是東西,到時地震來了,這邊掉,那邊掉,都堵住了,這叫做白討苦吃。如果都空曠曠的,地震來的時候你怕不怕?都沒有堵住,你跑得快不快?自己也平安,對不對?所以修道不要有那麼多障礙,這麼多的負擔,負擔要怎麼樣?(丟掉)那你才會平安,曉不曉得?
◎徒兒修道這條路可是不好走的,崎嶇坎坷的,可是啊還是要走下去。不管如何坎坷辛苦,我們還是要堅持走下去,這樣才不會辜負上天垂下這條金線,這樣才不會辜負皇天的慈勉這樣才不會辜負眾位仙佛的打幫助道,這樣才不會辜負各位的付出,曉不曉得?(曉得)你有坎坷的路,他也有坎坷的路,你辛苦他也辛苦,都有他不為人知的一面,任何人都有他不為人知的一面,可是有人走得出來。你也一樣走得出來。他走的過,你也一樣走的過。
◎人生這條路本來就是不好走,看你怎麼去走。你的辛苦你的付出上天都知道。不要以為不為人知,你一點一滴的心血都不會白費的。你要真的有付出就真的有收穫。只要是你真心就一定會有結果,曉不曉得?(曉得)坎坷的路每個人都會有,人要互相的體諒,互相的扶助,不要互相的排擠。因為大家都在走同樣的一條路,大家的信念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眾生,不是為了自己。所以要互相體諒,互相鼓勵,互相扶助,困難的時候大家拍拍肩膀互相鼓勵再走下去,遇到歡樂的時候,大家一起分享,然後再一起的走下去,兄弟姊妹就是這樣子的。師徒之情也是這樣子,悲傷的時候也可以跟為師講,快樂的時候也可以跟為師分享,為師都是在你的身邊,你的辛苦為師知道,但為師的心事,徒兒們知不知道。那你們能不能體會啊?你們要走你們坎坷的路,為師也要走一條跟你們一樣的路,為師也不見得比你們輕鬆幾分,大家都是一樣走在同樣一條路,大家都是一樣為了拯救末後的三曹,曉不曉得?(曉得)我們要一起努力,一起付出,誰也不可以漏掉誰,好不好?(好)。
◎你們是代為師宣化大道,所以為師也不會遺棄你們,永遠都會看顧著你們,不管你們遇到任何心酸,任何的辛苦,為師還是在你們身邊,鼓勵著你,道場永遠是你們的家。有什麼事情就回來好不好?時時刻刻都要回來好不好?要曉得這個家是很溫暖的,有為師這個大家長在,你們一定可以得到保證,不要因為辛苦而流淚、而悲傷,而裹足不前,這樣子你的辛苦就不會白費了。要為了辛苦,為了逆境而更奮鬥,更奮發圖強走下去,這樣才值得,曉不曉得?(曉得)任何的辛酸都可以哭出來,都可以發洩出來,哭了過後再繼續的走,好不好?(好)每個人都一樣的走,每個人都一樣的辛苦,每個人都一樣的努力,都是為師的好徒兒,曉不曉得?都是乖乖的徒兒,知不知道?
◎乖乖的徒兒就要永遠乖乖的下去,好不好?為師永遠都在等著你們,不管何時何地,任何的時候,為師的心願就是等你們回來團聚,曉不曉得?那你們也要把你們的路走下去,曉不曉得(曉得)這樣才不會辜負上天的一片好意,這樣才不會辜負前賢所付出的,為的是誰?為的是你們,那你們還要為誰?為了未來的眾生,好好的走下去喔!不要再迷戀在這人間,好不好?(好)負擔要把它除掉。不要在自己的心裡積了越多的負擔,這樣你會走不下去喔,心裡要空曠,不要把負擔越擠越多,你的心只有那麼一小個,你們的空間不大放的越多那你就越難走,你丟的越多,你走路就會越來越寬廣。答應為師不要再鑽牛角尖,好不好?(好)你們的辛酸、你們的淚滴,為師都知道,好好走下去,好不好?(好)
◎徒兒放不下的是這人間的事物,為師放不下的卻是你們曉不曉得?(曉得)你們要走的時候也有依依不捨,你們與家人相別的時候,也有依依不捨,可是不捨啊,終究要捨,對不對?(對)不離別眾生還是要離別,因為這人生是短暫的,為師也是一樣,縱然再如何的依依不捨,再如何的放不下,還是要放下。雖然這種心情很痛苦,可是為了往後的相聚,還要繼續努力,所以徒兒啊!你們要珍惜你們這一段的因緣,你們要珍惜這一段師徒緣,曉不曉得啊?(曉得)徒兒啊!不要讓為師放心不下你們,你們要立下你們渡眾的志願好不好?(好)徒兒啊!珍重啦,下次再見。
法會側記:
春末夏初,涼風微送的四月黃昏,班員正在聆聽點傳師傳述靈性的印證,仙佛翩翩臨壇
首先,形象瀟灑的南屏小仙童,收集許多前賢的眼鏡,並要大家齊唱「師徒歌」,有一位前賢不肯將眼鏡給仙童,小仙童在地上劃一個圓圈,並請該位前賢一隻腳著地,站在圓圈內,接著請二位點傳師也出來,單腳獨立,站在圓圈內,小仙童慈悲鼓勵二位站得很吃力的點傳師,如果心中到達忘我境界、平衡我心、清靜我心時,自然就沒有煩惱,仙童並不時提醒點傳師要向前看,要為人糢範。
小仙童將一串眼鏡交給一位班員拿,並請他把手攀高,過一陣子之後,再請該班員到前面,仙童慈悲說:眠鏡雖不多,手卻很痠,所以凡事不要看沒什麼?為人不要心高氣傲,要謙虛一點,雖然是自己能力所及,但還是要謙虛,學道只是知道,而不行出來也是沒用。
南屏小仙童退竅後,韓湘子大仙接著臨壇,鼓勵大家。人還是要腳踏實地,才能更穩重,做任何事要合作、合群,不能獨撐,還是需要大家幫忙,所謂獨木難撐大局,大仙鼓勵大家,要以和為貴,把笑容掛在臉上,讓大家喜歡親近,修道要不離根本,不要被形象所左右,要認理實修,所謂認理實修就是心正,即培養充塞天地的浩然正氣,心正,心才會平,心平氣才會和,不是在佛堂才修道,任何場合都可修道,將自己的心修到一塵不染就是達本還源。
大仙鼓勵學習帶動唱的學界小後學;年紀輕輕要立大志向,不要怕磨練、多學習,並請主班助理陳點傳師送給每一位學界小後學一顆蘋果,希望他們多接受磨練與學習。
法會第二天早上涼風徐徐,前人慈悲「孝道專題」之前,學界小後學,正帶動「心肝寶貝」之時,濟公活佛老師翩然臨壇。老師鼓勵大家每天要做一個全新的自己,並請乾坤各圍成一個大圓圈,依序前進並從活動中,要大家體會小圓圈容易相處,人圓圈不容易相處,因此在大團體中,大家要互相體諒,互相配合,才能和諧相處。恩師並調寄:曠野寄情,要大家在學道、修道過程,必要寬闊,沒有障礙,不要有太多負擔。老師慈悲送給在場每位前賢水果及餅幹,要大家修道的路沒有障礙,要踏實的修。最後在調寄:碼頭的善歌聲中,師徒依依不捨的分離。
此次法會最特殊的地方,是連續二天仙佛都慈悲臨壇,並且借人、借事給大家很多的啟發,班員及辨事人員在仙佛慈悲法雨滋潤下,個個心中都充滿法善與感恩,期待下次天人在佛堂相遇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