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幸運的

想像一下,如果你開著一台破車上路的時候,正好有一台名貴的新車經過,可能是賓士或勞斯萊斯,那台車不久前才在車禍中被撞了個凹痕。你有點同情那位車主,但你未必會在乎那輛車。幾個月後,你打算換車,你到二手車行逛逛,車行里有一台物超所值的賓士或勞斯萊斯。那台車其實就是幾個月前,你在路上看到的那輛車,在你買下它之前,你對它一點也不在意。不過,現在車子是「你的」了,就在開車回家的路上,突然有顆小石頭擊中了擋風玻璃。天啊!「我的」車毀了,「我」得花錢修理。

這是幾個月前你看到的那部有凹痕的車,之前你開車經過時沒甚麼感覺。可是,現在這台車是「你的」了,如果擋風玻璃裂開,你就會生氣,失望,也許還有點害怕呢!

爲甚麼不就此停止這種分別心呢?爲甚麼不就此放下三毒和它們牽扯出的癥候群呢?

當然,如果這麽簡單的話,這句話說完之前,我們全都成佛了。

根據佛陀的開示和佛教大師的釋論,三毒和三毒引起的其他內心與情緒的習性,並不是痛苦的原因。痛苦其實是源自於你對它們的「執著」,這種說法最接近藏文緊巴(dzinpa)的基本含意。就像之前提到的,緊巴經常被解釋爲「貪執」(抓),也有人譯成「固著」(固定),我認爲「固著」比較接近緊巴深層的涵意。「緊巴」是企圖將不斷變動的時間和地點固定下來。

20130504111601_wa8w

「那就像在捕殺蝴蝶嘛!」聽到這里,我有一位學生嚷了起來。

我問她,這是甚麼意思呢?她說,有些人把捉蝴蝶當作嗜好,他們弄死蝴蝶,然後釘在玻璃或塑膠的展示盒當作收藏來欣賞,或跟朋友炫燿,這純粹是一種消遣。

「這麽美麗,細致的生命,」她憂傷的說。「應該是在空中飛舞。如果不能飛,那就不是蝴蝶了,不是嗎?」

她是對的。當我們執迷己見時,就喪失了飛翔的能力。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